潘積香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的形勢下,新課程下的全新教育理念已經成為了目前教書育人的根本,主要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激勵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靈活運用知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他們創新意識。初中是學生思維、認知、理解等方面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創新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與成長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給廣大讀者提供寶貴依據。
關鍵詞:生物;創新意識:培養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普遍應用,且效果顯著,由此可見知識的更新速度之快,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化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已經成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和體現。
1.正確引導與激勵學生,調動學生創新的能動力
多多鼓勵學生會增強他們自身學習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利于激發學生內在的創新潛力,所以,當學生表現出創新的趨勢時,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表揚和鼓勵,對其他創新成果表現不成熟的學生也需要一定的引導和鼓勵,進而充分的激發內在驅動力,這也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客觀需求,也是初中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
另外,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一些課外的內容,誘發學生創新的欲望,例如,在講解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生物知識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相關生物學領域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動態,另外,通過對學生介紹一些生物學發展歷史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對生物學家產生濃厚的欽佩之感,進而影響他們價值觀的形成,引導學生向生物學家學習,養成一個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學習前輩們不畏艱難險阻探索知識和創新的精神,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學習生物興趣的目的,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創新意識和精神。
最后,在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中,可以布置一些發散性的作業內容,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然后對他們完成的情況一一做出評價,評價的標準主要以鼓勵為主,對于學生一些錯誤的想法不能夠一棒子打死,這樣才能夠起到一個良性的導向作用,學生會在日后下意識的注意到自身的錯誤,對此就會認識到創新能力對學習的重要性。
2.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拓展學生創新思維
想象力是創新能力和意識培養的重要前提,生物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將知識內容進行優化,提升其自身的創造性,及時發現學生創新的亮點,并且加以正確的指導。
第一,教師可以在生物教學中巧妙設計一些提問內容,構建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例如在講授魚類體表粘液的作用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捏住魚體,親身感受體表的粘液,然后再向學生提出問題,魚類的體表粘液具有什么作用?學生能夠通過自身觸碰的感覺,能夠了解到魚體身上的粘液起到了潤滑和保護的作用,部分學生還認為能夠減少水的阻力,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做好了鋪墊。
第二,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例如教師在講解生物如何有效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提出為什么人類不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發生身體顏色的變化呢?等等類似的問題能夠讓課堂的氛圍更加活躍,教師對此應該做出鼓勵的評價,并且向學生講解其中的緣由,通過問題內容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烘托課堂的教學氛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跌培養。
第三,積極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的操作中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和意識。例如在學生學習光合作用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葡萄園,教師可以在學生參觀過程中提出問題:“葡萄是藤本植物,如何有效的提升掛果率和自身的光合作用?學生通過自身現有的知識儲備回答:“可以用交錯排列、分層支架......”等等學生回答的非常好,對此教師給予他們充分的認可,從而組織學生進行實際的栽培,學生能夠在此情況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實驗當中,全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
3.開展生物探究性實踐活動,推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過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突出學生的主體,以提升學生創新意識為突破口,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解魚的外形結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觀察一條活魚,觀察它們在水中魚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其他部分和器官的功能,在學生觀察中,教師可以將魚鰭或者其他部位進行剪切,然后再次將魚放在水中,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沒有魚鰭的魚不能夠正常游動,失去了平衡,以此類推,其他部位的確是會出現不同的情況,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探究實踐活動中全面的了解生物知識,還能夠進一步激發它們的好奇心以及想象能力,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究能力、意識。
探究的形式諸多,比如可以將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內容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將理論驗證性的實驗改為實際的探究性實驗活動,通過組織與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如養小動物、養花、進行戶外的種植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樣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和現象的興趣,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趣味,以及創新的成就感,逐步形成完善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中創新能力是學生未來發展與成長必備素質,創新意識是能力執行的重要前提,想象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動力來源,因此,教師要想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巧妙的設計問題情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展實踐活動等,才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物中的魅力,讓學生體驗到創新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促使學生在未來步入社會中成為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云濤.初中生物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J].科幻畫報,2020(01):217.
[2]于光華.初中生物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4):131.
[3]蘇志紅.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03):49.
[4]王慧娟.淺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新課程導學,2017(S2):61.
[5]歐愛燕.善用初中生物教材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9):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