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敏
【摘要】本文先簡單分析微課的特點,再闡述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包括通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激起興趣,通過微課彌補資源缺陷突破難點,通過微課進行作文教學加深理解。
【關鍵詞】微課;語文教學;農村小學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筆者深知農村學生的視野容易因受教育環境和教學模式等原因限制。新型授課方式——微課的出現讓筆者的教學模式有了更好的選擇,正確使用微課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一、微課的特點
(一)微課形式多,方式新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教學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手段。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以某個主題或重要概念為內容,通過視頻、音像或聲頻來展示的微小課程,為原本單一的教學模式注入新鮮血液。
(二)微課時間短,針對性強
微課視頻時長一般控制在5至20分鐘,短小精悍。教師可以著重抓住某一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解讀,非常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與學習規律,能夠達到良好的輔助教學的效果。
(三)微課門檻低,制作簡單
微課視頻制作門檻較低,市面上有很多免費錄制微課的軟件。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隨機設計微課視頻,根據本班學情賦予微課更豐富的內容,起到更好的輔助教學作用。
(四)微課操作易,隨時暫停
微課在課堂的實際操作相當靈活,無論是教師用于教學,還是學生用于自主學習,微課都具備良好的適用性,就像普通的小視頻可以根據觀看者需求快進、快退。操作簡單靈活。
二、微課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通過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激起興趣
由于農村學生的性格特點,常見的教學模式是由教師講解后學生再從視覺材料中獲取自己感興趣內容,最后達到增長學生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修養的目的。但這種似乎忽略了,學習本應該是一種主動的行為。我們可以使用微課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讓他們在課堂上變成真正的“主人”。
例如,教授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古詩詞誦讀中的《浣溪沙》。由于詞匯部分學習較難,常規教學容易變成“滿堂灌”,于是,筆者先制作蘇軾在創作這首詞背景的微課(據《東坡志林》記載,蘇軾因來回看地生病,找當地龐安常醫生看病,病愈后相約同游清泉寺時即興創作)。然后,再通過“釘釘”平臺將微課發給學生觀看預習《浣溪沙》。經過微課講解創作背景故事,學生對《浣溪沙》中“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的人生態度有了初步了解。在已有的預習水平驅動下,學生在課堂上顯得熱情格外高漲,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時也是侃侃而談。
(二)通過微課彌補資源缺陷,突破難點
每一個課時的教學都會有教學難點。它是學生在課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識點,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猶如學生學習途中的“絆腳石”,阻礙著學生進一步獲取新知識。快速幫助學生解除疑惑、化解難點是教學過程有效的重要保證。
例如,教授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五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篇課文。教學第一課時時,筆者在課堂上提問到,作者利用哪三個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單單憑借課本中的文字總是無法正確回答出科學家名字和相對應事例,從而使這個教學難點變成了“絆腳石”。在其他教師的建議下,第二課時的教學,筆者播放動畫版“波義爾發明了石蕊試紙”“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阿瑟林斯基發現睡覺眼珠轉動和做夢有關”的微課。動畫微課通過生動可愛的人物形象和淺顯易懂的科學道理,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同時,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三個事例的內容。由此可見,正確使用微課補充知識點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難點。
(三)通過微課進行作文教學,加深理解
在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的作文要求實際并不高,一般只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題目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字里行間展現作文的中心思想。然而,要想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那就需要學生結合對作文題目的理解,將自己對生活中的體驗與感悟融入其中,才能有效提升作文的可讀性。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受自身年齡、認知所限,實際生活經驗較少,生活閱歷較淺,很難結合作文題目做到“有感而發”,更多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因此,教師在教學作文時可以借助微課形式,播放與主題相關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情感。
例如,教授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讓真情自然流露”習作板塊。單元習作中列舉了“暢快、感動、欣喜如狂、歸心似箭、激動、盼望、欣慰”和“懼怕、憤怒、難過、沮喪、忐忑不安、愧疚、追悔莫及”表示情感的詞語。筆者在教授習作時,先利用微課播放了關于“母愛”“誠信”“友誼”的小視頻,再詢問學生在自己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驗。通過激發學生生活體驗,從而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真正實現“有感而發”,提高學生寫作質量。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實施,微課可以讓每一節語文課都妙趣橫生。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課堂效率,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以教材內容為切入點,利用身邊的信息技術把教學內容做“活”,帶領學生采用特殊的方式彌補因地域帶來的差距,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讓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閃光添彩。
參考文獻:
[1]楊秀春.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3):45-46.
[2]邱國慶.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快樂閱讀,2016(4).
責任編輯: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