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摘要:目的:分析全方位護理干預改善血液腫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心理狀態(tài)的臨床價值。方法: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12月我院接診的88例血液腫瘤患者分為對照組(44例,常規(guī)護理)和實驗組(44例,全方位護理),比較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護理后,實驗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為血液腫瘤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對護理工作的額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全方位護理;血液腫瘤;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tài)
血液腫瘤治療復雜,且治愈率較低,加之并發(fā)癥較多,可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產生嚴重影響,降低治療信心及依從性,增加護患糾紛風險[1]。本研究旨在分析全方位護理干預改善血液腫瘤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心理狀態(tài)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12月我院接診的88例血液腫瘤患者分為對照組(44例)和實驗組(44例)。對照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26~69歲、平均年齡(47.8±5.2)歲;實驗組男22例、女22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48.0±4.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預計生存期超過半年;臨床資料完整;均在了解研究內容的基礎上自愿參與。排除標準:智力障礙者;精神異常者;不耐受治療者;其他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給予全方位護理:(1)心理干預:患者受自身病情嚴重程度、外部陌生環(huán)境等的影響,可產生焦慮、緊張、恐懼、悲觀、敵對、無助等情緒,護理人員要與患者主動交流,可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案例,引導患者宣泄負性情緒;(2)人文干預:結合患者喜好布置病房,確保病房溫濕度適宜,定期消毒、通風,避免交叉感染,提供雜志、書刊等娛樂項目,排解郁悶心理;(3)知識干預: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向患者講解病因、治療手段、注意事項等,并解答患者疑問,引導其合理治療;(4)日常干預:觀察患者生理、心理變化,記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告知不良反應發(fā)生原因,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確保日常飲食營養(yǎng)均衡;在病情與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鼓勵患者適度鍛煉。隨訪2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1)心理狀態(tài)評分: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焦慮情緒,以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抑郁情緒,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不佳;(2)護理滿意度評分:由患者對護理操作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分數高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進行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后,實驗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血液腫瘤為多發(fā)性腫瘤,需長期治療,可對患者心理、生理、經濟造成較大影響。臨床在對血液腫瘤患者展開護理干預時,除卻科學、專業(yè)化行為,改進護理工作內容,提供友好、和諧、人性化護理服務也是重中之重。本研究表明,護理后,實驗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常規(guī)護理以疾病治療為重心,缺少對患者心理、生理變化的干預,難以贏得患者認可。全方位護理在人文關懷理念的支撐下展開護理措施,更加人性化、全面化,通過陪伴、交流等方式疏導患者負性情緒,增強康復信心,改善遵醫(yī)行為,提升治療依從性;通過人文干預緩解抑郁、不安等心理;通過知識干預使患者全面了解病情,提高對疾病的認知;通過日常干預密切觀察患者治療情況,均衡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
綜上所述,為血液腫瘤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志定,蘇杰,王瓊萍,等.人文關懷護理對血液腫瘤住院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效果探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9,16(2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