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則麥麥提·艾合麥提
摘 ?要:在當今社會的發展大環境下,對綜合素質的要求在原有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內容。對教師來說,傳統教學已經不能夠很好地適應時代變革。而數學作為基礎課程的重要一環,更是需要教師不斷開拓更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新時代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初中數學;推陳出新;課堂效率
引言: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是以講授知識點為主,培養思維方式為輔進行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時間和空間等都是有限的,但要求教師在有限的環境下,發揮出能力的最大效力,作用于學生。可目前大多數教師教學的側重點都是以講授知識點為主,不自覺的忽略思維方式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方式上,需要做出改變。教師的角色定位,也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時的進行轉變。
一、寓教于樂,培養興趣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待“學習”這個問題,即想要掌握某一件學習項目時,由內心真誠想要去探索的內容,探索的過程會比不得不去做或者被動接收的效率要高出很多。所以,于教師而言,找到自己和學生都能沉浸其中的方法,是事半功倍的。如在講授“平面直角坐標系”課程時,教師首先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內的學生共同探索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實例是通過平面直角坐標表現出來的,哪些實例能夠利用平面直角坐標表示出來。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能夠無形之中增加對學習的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思維活躍,想法豐富的時期。其次,教師可以班級的座位為基準,將其設計為平面直角坐標系,隨機寫下一個坐標,位于該坐標內的同學站起來回答一個小問題。失敗的同學,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時間和內容等實際情況進行小小的懲罰。這種小型的趣味游戲環節,不僅能夠增進師生的感情,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1]
二、善于引導,優化規劃
在傳統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在講授知識點的過程中,并未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這直接導致學生接收的知識分散,沒有連貫性和綜合性。高效的學習所具有的優點是:合理規劃時間,有效利用資源,拓展思維方式。學習的過程經常被稱為是枯燥的過程,但是再貧瘠的荒漠中也能長出仙人掌。以“幾何圖形”一課為例,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對點、線、面等簡單圖形的性質有初步的認識,而初中階段的幾何圖形課程是在其基礎上的知識延伸。教師要將學過的知識點與新的知識點,有機的串聯為知識體系。在授課時,單獨講授完各個圖形的性質后,要選用一節課針對圖形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學生對單個知識點的記憶能力,與有規律的將多個知識點聯系起來的記憶能力是相距甚遠的。使用聯系的教學方法,能將課堂內有限的時間高效整合,摒棄雜亂無章的內容,使學生體會到掌握知識的成就感。[2]
三、活學善思,提高能力
實際教學中,教師檢驗學生是否掌握知識點,不單單是抽查學生有未將知識點記下來,而是要深入了解學生能否將學到的知識點應用在具體問題當中。如“圓的性質”一課中,垂徑定理、切線定理、切割線定理等都是通過文字敘述出來。部分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認為只要背會了這些文字敘述就能夠掌握圓的性質,這種想法無疑會陷入思維僵局。為打破僵局,教師就應調整教學反饋策略。可以在授課中增加專項習題課;按照班級中學生層次,設立學習互助小組;每周確立具體時間和具體地點,設置答疑環節等。也可增加學生教學生的教學方式。處在同一年齡段的學生溝通時,可以減弱向老師尋求解決問題時的緊張感,提高溝通效率。初中階段授課是以45分鐘為一個單位。教師在針對課堂時間的具體授課計劃時,要預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將這個時間靈活機動的使用。例如可在授課之前,將初中階段的知識點和中學的知識點做一個縱向的比對,相似和衍生的部分設計為填空題,分發給學生,在課前完成,課堂中課程內容講授結束,利用剩余的五分鐘,對課前預習的填空題做查漏補缺。
四、學以致用,強化思維
數學的課程內容雖然表面看起來似乎與實際生活聯系的并不緊密,但數學思維是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中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要求著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掌握高效的思維方式,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應著解決人生問題的能力。以“概率”一課為例,在數學問題中,概率是指對某一件事情發生可能性的合理推測。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則可以引申為對未知事物的計劃,即根據可能發生的情況,列舉出相應的對策。學生掌握這樣的思維方式后,可以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推理出更多的解決方式,面對人生的挑戰時,也能夠有能力做出應對。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要積極的向正面的方向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階段在一個人整個人生階段只占據一小部分,但是學生階段的培養對一個人整個人生的指導作用是蘊含著深遠意義的。教師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綜合能力作為教學首要前提,才能夠達到教學目的。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學階段數學課堂中,想要提高效率,不能僅局限于是找到一個合適的教學方法后就認為能夠一勞永逸,而是要根據教師自身性格和能力,與所帶學生的普遍情況聯系起來,不同的知識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共性特點有共性特點的教學使用方法,針對個別學生的特殊特點找到合理的應對方式。時代在變革,教學和學習也應跟隨時代發展的進程做出變革。
參考文獻:
[1] 張正林.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當代家庭教育,2019,000(033):P.72-72.
[2] 劉興宇.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女報:時尚版,2020,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