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惠
摘 要:英語寫作是語言技能的發展,融合了詞匯和句子模式,一直是小學學習英語和評估英語的一個弱點。基于思維導圖的原理,本文采用了漸進的統一,發散性思維,相關的想象力和逆向思維等不同的教學思想方法,以幫助學生整合所學的語言知識并將其有機地運用到寫作中,從而加以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應用分析
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輔助工具,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記憶,還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這對于培養不同的思維能力和英語寫作技能非常重要。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意義
1.可以有效提高班級表現
根據以上對不使用思維導圖的高年級英語寫作學習情況的分析,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在學習中發展了特定的思維方式,因此需要結合思維導圖,打破傳統思維方式。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標記課堂內容中的關鍵和難點,然后讓學生在大腦中構建新的思維方式,以有效糾正各種英語寫作困難,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間接提高課堂效率。
2.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教師應從該年齡段學生的學業背景入手,并針對該年齡段學生的思維方式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使用思維導圖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指導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看出,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對于英語學習思維的發展和寫作技巧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中的具體應用
1.改善教師閱讀英語的教學方法
在準備課程時,教師使用思維導圖法幫助他們理解要點并鞏固教學思路,從而節省了準備課程的時間。采用這種課前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計劃將不會顯得死板,但會變得更加靈活,并且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整。因為在制定課程時使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即興演講和自由對話,同時確保嚴格的語言結構。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教科書的內容順序將主要內容復制到課程表中。在課堂教學中,只要遵循課本的內容即可,但是這種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可能無法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教學效果不佳。但是,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可以讓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他們需要理解的關鍵內容,并且教師還可以更清晰,更靈活地進行課堂教學。另外,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可以改善課堂上師生的交流,因為思維導圖只是知識的關鍵點,特定的知識需要幫助學生不斷思考。這個過程不僅著眼于學生的思考熱情,激發課堂氣氛,還著眼于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語的閱讀鼓勵。
2.通過思維導圖逐漸建立關聯
在高年級英語課堂中,老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打破通常的思維方式,并教學生寫作。學生可以根據特定主題中的某些關鍵字來提出相關問題,同時,一個問題可以導致另一個問題。這樣,它鼓勵學生像紙牌一樣不斷思考。
學習六年級下冊的“Shopping”單元的內容時,圖中的媽媽正在列一張購物清單,這張清單里有本單元需要學習的內容,在學習新單詞的基礎上,能夠將之前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結合,“Shopping購物”去哪里購物?Where to shop?你喜歡購物嗎?Do you like shopping?來導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其中包含了supermarket(超市)、juice(果汁)、fruits(水果)、chicken(雞)這幾個英語單詞。老師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進行聯想,比如買東西的話要去哪里買?學生便會聯想到超市、商場。去買些什么?讓學生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展開想象,讓他們能夠將這些內容聯系到一起,通過開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建立協會。比如在課堂活動中,有一些學生會聯想到去超市就會買“玩具”、“食物”,有一些學生會想到去購物就需要“錢”,會“很開心”等等。思維導圖的作用就會讓學生聯想到:買東西去哪里買?去超市買,這里就代入了market這個單詞,去超市的時候想要買些什么?想要買飲料、水果、食物等等,就代入了juice、fruits、chicken等單詞。在學習完單詞以后,老師引導學生們聯想出完整的英語對話,將學生已學的英文單詞進行結合,組成完整的句子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還可以將以前所學的單詞進行替換、更改,豐富內容,如此一來學生們就能夠很好的熟悉所學內容,快速的對其進行掌握,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學生們進行聯想,通過自己的聯想來書寫正確的英語句子,從而逐漸的寫出完整、豐富的英語作文。學生們可以描述和家人或是朋友去購物的片段,通過使用思維導圖來鼓勵學生逐步發展,讓學生將自身所了解的知識進行關聯,從而能夠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發展自己的寫作技巧。
3.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作品
在學生首次寫完作文的內容以使論文在寫作時看起來更加流暢和豐富之后,通常需要對其進行一兩次完善。目前,思維導圖起著重要作用。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在側面寫下構圖的關鍵詞。確定構圖的整體內容后,應替換文章中的粗略單詞和句子,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看起來更像是在擴展句子之外修飾文章或將學到的單詞的語法內容插入作品。
例如,如果您要撰寫有關健康重要性的文章,則學生想寫“健康是最重要的”,通常學生會寫“健康是最重要的”。通過進行第二次更正,可以使句子更具體。例如“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將句子從簡單的句子更改為具有比較元素的句子。通過使訓練內容適應練習,結果將是很多的。教師具有良好的印象,新課程標準也支持將知識靈活地整合到英語的實際表達中,這對于提高高年級生的英語水平和為長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非常有用。這樣,基于思維導圖的常識,學生將徹底修改和細化細節,最終寫出一個不錯的構圖。
總之,思維導圖實際上是具體化和可視化所學知識,通過描述圖像和圖形來表達學生的內在思想,然后不斷地在學生的不同心態中找到一些新內容。豐富和升華圖像和圖形。對于高年級生來說,他們不同的思維方式為創建思維導圖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將思維導圖的形式與文本結合起來,可以科學地整合學生的不同思維方式,從而創建可提高寫作技巧的高質量寫作模型。
參考文獻:
[1]孫文靜.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181.
[2]劉潔. 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口語綜合表達能力的行動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