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秋楠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進,目前,教育越來越以孩子的興趣為教學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游戲是大部分孩子的興趣所在。因此,教師要將游戲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快樂教學”。激發孩子的數學興趣,培養孩子的探究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本文將從小學數學教學游戲化的重要性和怎樣開展游戲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兩大方面簡單探討一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策略,用趣味大放數學光彩!
關鍵詞:游戲化;小學數學;教學活動
一、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游戲化的重要性
(一)游戲可以促進孩子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發展
趣味游戲雖是游戲,但在開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生動腦筋去思考,動手去操作,完成一系列游戲任務。當學生置身于游戲中時,會發現在游戲執行過程中,或多或少總會發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游戲就無法進行下去,所以學生一定會想法設法地利用自己的探索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讓游戲得以繼續下去,體會游戲的樂趣。
在游戲中,學生感知事物、解決問題,逐漸培養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發展。
(二)游戲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緒和情感
情緒和情感往往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擁有積極良好的情緒和情感有助于學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進行科學探究。如果數學教學活動是枯燥無聊的,那么學生的情緒是消極的、憂郁的,就將無法達到期望達到的教學效果。
游戲具有自主性、趣味性等特點,如果把游戲融入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讓數學教學活動游戲化,那么學生的情緒將會是愉悅的、樂觀的,游戲的過程給學生帶來了精神上的愉快和滿足,讓學生以熱烈的情感、嚴肅的態度去對待數學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才算是真正的落到實處,才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怎樣開展游戲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
(一)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景
創設游戲化教學情景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創造鼓勵孩子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勇敢探索的布局合理、結構優良、材料豐富的數學教學環境。濃厚的數學氛圍和輕松的游戲環境可以激發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們需要因地制宜,利用各種空間,想方設法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
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各式各樣花色的剪紙或者其他的軸對稱圖形,讓他們通過做游戲的方式,進行剪紙的制作,來體會軸對稱圖形的原理,然后再通過自己去折、看、比,找到軸對稱的特點,教師引導學生一步步進入創設好的教學情景中,讓學生自己親自去探索游戲中的軸對稱圖形。
這樣一來,同學們的思維被激活了,數學知識也被游戲化了,學生在教學情景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軸對稱圖形的相關幾何知識,還聯系了生活實際,發現了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
(二)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手段
如今,多媒體手段在教學領域里被廣泛采用,多媒體手段有“聲”有“色”、打破時空局限性的優勢被普遍認可,有利于幫助教師更加形象地授課,讓學生以更直觀的方式更加容易地去理解深奧的數學問題。所以在趣味化游戲的教學中,可以好好利用多媒體的技術,讓游戲開展得更加順利,更加貼合學生的興趣。
比如在學習“直線射線和角”一課時,用板書和口語表達比較不便,這時候老師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對直線、射線、角度等概念進行動態的演示,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這樣一來,既增加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無聊,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孩子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分享,知道了共同觀察、合作參與,大家在共同探討實驗中了解了更多的數學知識,挖掘了更多的幾何奧秘。
(三)編擬游戲化的數學作業
課堂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學生對數學更多的學習還要來自課后的數學練習作業,因此在數學作業的編擬中,需要增強趣味性,讓孩子愛上做作業。題型要注重開放的設計,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余地,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戲來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獨創性。
比如“一個長方形木板,鋸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這其實就是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針對這類數學問題,可以給孩子布置作業下去,讓家長配合找來廢棄木板,開展木板游戲,在拉鋸中解決數學問題。還可以選取類似乘車、買單等更加貼近現實的實際應用題,開展“過家家”的模擬小游戲,讓孩子扮演不同角色,在角色游戲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這樣一來,讓學生在各種趣味小游戲中大膽去探索不同的解答方式,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組織游戲化的實踐活動
為了強調數學與趣味游戲的融合,教師可以考慮組織開展游戲化的數學實踐活動,帶著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通過模擬游戲的方式,把課堂所學知識通過組織游戲化的實踐活動,落實到實際中,應用到生活中。
比如“學做售貨員”實踐活動,利用所學的“元、角、分的知識”,通過模擬角色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認識貨幣,到商店算賬,應付多少錢、實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等等。這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不僅僅限于書本知識和應對考試,而是遍及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應用在各行各業。把抽象的知識通過角色游戲的方式真正落到實處,還是要通過實踐活動,把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不僅如此,實踐活動還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鍛煉了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觀察能力等等。
這樣一來,隨著問題的不斷深入,學生的思維也跟著不斷活躍,課堂教學也就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教室中,從封閉到開放,課堂魅力由此增加。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作為游戲活動的引領者,創造了一個開放的游戲環境,引導孩子積極參與,以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保持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將枯燥的數學教育變成了生靈活現的游戲畫面,讓幼兒更加愉快地理解和接受。活動的游戲設計中,還給孩子留了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幼兒在扮演、觀察、思考中,不斷學習和感受,讓學生懂得了只有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興趣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歸宿。小學數學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老師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教學。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把游戲貫穿始末,讓數學教育變得游戲化,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下,用自己的行動去發現、創造,充滿激情地學習、探究。當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趣味游戲越貼近時,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本文從多個方面分別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讓數學更加貼近興趣、結合實際。
創設游戲化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老師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要充分發掘趣味游戲中的數學素材,最好要能結合時事,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資源,將其轉化為數學模型,應用于課堂和數學教學中,指引學生樂學、會學。同時,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認真對待每一次的學習任務,及時與同學交流分享,向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感悟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吳宇晴. 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81.
[2]陳晟明. 淺談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小學生(下旬刊),2020(12):53.
[3]趙映雪. 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與策略[J]. 小學生(下旬刊),2020(12):19.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