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探究數學問題,針對性解決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方法,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本文主要從理論上就小學數學教學問題進行闡述,然后就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畫圖策略進行探究,通過畫圖策略的應用研究,希望為學生解決實際數學問題提供思路。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問題;畫圖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比較重要的環節,學生的可塑性比較強,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教授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自主解決數學問題,提升學生綜合學習的素質,只有從具體的教學環節進行積極優化設計,發揮畫圖策略的應用作用價值,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水平,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及畫圖策略應用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學問題
從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存在的數學問題比較多,主要是由于教師沒有轉變教學觀念,沒有和當前新課改教學要求緊密契合,沒有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創新的觀念,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影響了學生數學課堂中學習的質量。
1. 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想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水平,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創新方法,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學習的特點,應用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充滿興趣和新鮮感,這有助于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但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方法的應用方面較為單一,缺乏和學生的溝通聯系,沒有注重學生綜合學習素養培養,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易對學生可持續學習產生阻礙。
2. 教學評價不客觀
教師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需要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加強質量控制,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動力,教師只有客觀全面評價學生學習的成果以及過程,才能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方案。在具體的教學評價實施中,教師過于注重結果性評價,忽視了過程性評價,沒有將學生間評價以及家長評價與之緊密結合起來,使得教學評價客觀性受到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畫圖策略應用作用
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水平,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中會遇到難點,需要以高效的方法為依托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通過科學應用畫圖策略,能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呈現出來,有助于將有價值數學信息提取出來,有助于明確數量關系,這對解決學生數學學習問題有著積極意義。
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但是在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時候,仍然會存在學習難點,教師通過畫圖策略的實施讓學生將復雜問題具體化的呈現出來,能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畫圖策略的巧妙運用能對學生數學思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水平,為學生可持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小學數學教學畫圖策略應用措施
實際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時候,要從高效的角度出發進行優化,畫圖策略的實施是比較重要的,在具體的策略應用方面要注重策略的有效落實:
(一)幫助學生明確畫圖價值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候難免會遇到難點,教師要融入創新的教學思維,輔助學生運用畫圖的方法來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素質,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方法。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但由于學生思維發展不成熟,思考問題的角度受到局限,影響學生數學問題解決的效率和質量。為有效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創新學習的方法,通過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的呈現出來,直觀了解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通過畫圖策略的實施,巧妙運用畫圖來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難題,這對學生高質量學習數學知識有著積極意義。
例如,為了讓學生對畫圖策略的應用價值有充分的認識,講述《方向與位置》的知識點時,教師可通過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題目,讓學生先運用文字理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然后采用畫圖的方式解決問題,查看采用哪一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效率高,能幫助學生提高問題理解的能力。如教師為學生設計這樣的題目:小王和小麗家以及學校在同一條道路,小麗到學校有300米,小王到學校有166米,那么小王到小麗家的距離是多少呢?學生通過字面的方式解決問題時遇到了障礙,有的學生思路打不開,而通過畫圖的方式,將距離標記在線段上,這樣就能一目了然地找到答案。
(二)懸念設置提高畫圖解題能力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中,單一的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顯然很難將所有的數學問題解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高效的學習方法,善于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及時提供幫助,讓學生在探究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掌握方法技巧,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有效提高。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強化學生畫圖的意識,提高學生畫圖解題的能力,讓學生應用新的方法高效解決數學問題。
為了提高學生畫圖解題的能力,教師可通過為學生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結合生活化的問題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畫圖解題的能力素質。學習乘法的知識點時,為學生設計這樣的題目:一輛汽車往返甲乙兩地間,去時的速度是每小時56千米,一共使用了五個小時,返回來的時候使用了四個小時,那么這一輛車往返的速度是多少?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將問題的要點明確,這對提高學生畫圖解題的能力素質有著促進作用。
(三)畫圖解題突出主體地位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將學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中心,沒有按照新課改教學要求創新教學觀念,沒有緊密結合學生主體地位設計教學方案,影響了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課堂中,學生一直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習積極主動性沒有有效調動起來,造成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
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時,由于學生主體地位沒有體現,這對教學活動高效化開展產生了很大阻力,不利于學生綜合學習素質提升。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通過畫圖方法的應用,讓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這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著積極意義。
如學生學習到生活中的負數知識點時,這一抽象的概念不容易,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將正數和負數通過線段圖來表示(如圖1),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性也能調動起來,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將畫圖的策略融入數學教學,為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知識提供方法手段,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才能真正為學生可持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本文通過從理論層面就數學教學中畫圖策略的應用探究,提出相應的教學措施,這對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建棟. 小學高年級數學中運用畫圖法解決問題的教學實踐[J]. 才智,2020(18):61.
[2]羅玉. 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學生畫圖能力的培養策略[J]. 教育科學論壇,2020(17):36-38.
[3]郭雪平. 小學數學動手操作能力訓練方法研究[J]. 才智,2020(15):146.
[4]張旺.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運用畫圖策略解決具體問題[J]. 才智,2020(04):178.
[5]黃雅婷. 畫圖策略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 亞太教育,2019(12):24.
(責任編輯: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