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洋
摘? 要:小學的英語閱讀材料內容豐富,本文將結合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對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學生思維品質以及文化品格的提升,是在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實現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根據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英語教學工作。
一、英語核心素養的概念
英語的核心素養包括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以及學習能力。在英語的學習中,這四個維度之間會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
語言能力是指對基礎的英語單詞、語法的學習積累,在此基礎上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思維品質是指能夠掌握英語中特殊的語言邏輯方式,事實上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學習能力尚沒有定型,適合學習英語,掌握新的語言邏輯與思維方式。文化品格,需要對西方國家的文化有著一定的認識與了解,主動吸取西方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個性化標準,學生的記憶力、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別,這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狀況培養英語學習能力。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與知識文化水平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學習基礎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到小學生的特殊性,根據教學需求,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要對教育心理學進行細致的研究,認識不同階段小學生心理的變化狀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制訂相應的英語教學策略。
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英語文化品質的提升。例如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從中選擇文化的挖掘點,對文化內涵進行挖掘。課外閱讀中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通過教師對其中文化內容的挖掘,學生的英語文化品質也能夠受教師的影響得到提升。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提升,需要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引導。我國的外部語言環境為漢語的環境,不能在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中發揮作用。為此,教師要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出一個語言環境。小學階段的閱讀內容,不僅可以直接應用于閱讀教學,對于訓練學生的英語發音、英語對話能力也具有幫助,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進行課程的設計。
小組探討模式,是一種學生自主參與的學習模式,在學生熟悉了這種探討模式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根據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喜好,在英語閱讀的文章中選擇出英語單詞,在小組中對單詞進行解釋。
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會為其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帶來幫助。結合英語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關注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深挖閱讀內容中的文化內涵,為學生選擇適當的學習方式,達到優化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立慧. 淺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7):138.
[2]文超.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研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5):41.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