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群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體育課程成為小學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適當開展體育課程有利于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在開展小學體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诖?,本文對于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研究,以供相關人士的交流與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小學體育;實踐研究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使得體育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因此,為了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均衡發展,教師應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對于不同特征的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均衡發展。
一、編制分層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教師應該制定分層教學目標,明確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接受所學知識,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其次,小學體育教師要提前了解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尊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性,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小學體育老師應該將教學內容設置為高難度的體育訓練,教學重點放在提高他們的體育知識技能水平上。而對于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小學體育教師應該讓這些學生完成基本的體育鍛煉項目,也要引導那些在完成基礎項目后還有余力提高體育技能水平的學生進行其他項目的訓練。
二、采用獎懲制度評價學生
隨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他們的身體素質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獎懲制度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方法,適當的獎勵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而適當的懲罰也可以激勵學生向更高的素質水平發展。所以教師在考核的過程中也應該采用分層的方式,教師應該采用激勵制度,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相反,教師應該采用懲罰的方式去激勵那些身體素質好且對體育課程有較大興趣的學生,防止學生產生盲目自信的心態。
三、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由于每個人的發展水平是不同的,所以小學生的體育基礎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針對這些差異,教師要對不同的基礎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輔導,防止學生的素質水平出現兩極化的現象。一方面,教師要重點關注那些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適當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單獨地對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能夠跟上集體的學習進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體育素質。另一方面,對于另一部分體育基礎良好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單獨地對他們進行提高訓練,針對他們的特征為其布置難度較大的任務。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將決定小學生素質水平的程度。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策略有制定分層教學目標、采用獎懲制度、進行針對性的輔導等,通過開展分層教學,不僅可以使不同素質水平的學生均能得到體育方面發展,而且還可以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施春良. 芻議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05):84-85.
[2]盧佩霞,鄭紅衛. 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2(03):107-109.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