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園

◆摘? 要:簡述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歷程,得出職業院校教師成長與發展的三大方向,包括加強理論學習、站準定位,制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實踐出真知、回歸實際教學。
◆關鍵詞:職業教育;發展目標;實踐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大致經歷了四大浪潮。第一次是在20世紀90年代,國家政策主要是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實用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第二次是在21世紀初,主要是以課程建設和改革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第三次是從2007年開始,課程特征強調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強調創造能力的培養。第四次是2014年開始,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這份文件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方位改革的設想,并強調了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群)。該方案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無疑增強了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工作的信心和動力。但是,方案中還涉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張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倡導校企共育等模式,這又與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的。由此,得出高職院校的教師以下四個方面的努力方向,主要有:
一、提高認識,加強教育政策和理論的學習
眾所周知,新教師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師范教育和實踐的培養,前者使其能獲得最基本的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的訓練,后者則是通過實踐來培養教師的教學素養,為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提供所必備的知識和經驗。主要方式有:第一,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能幫助教師快速提高新手型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并習得優秀教師駕馭專業知識、進行教學管理、調動學生積極性等方面所表現出的教育機智和教學能力;第二,教師應多學習一些信息化教學的手段,比如:慕課、學習通、微格教學等,把這些信息化手段帶到自己的課堂,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第三,反思與改進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教師收獲最多的一環。圖1展示了新教師應如何反思:
除以上一些基本的方法外,在日常的工作學習中,還應加強教育政策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新教師應該主動去了解和學習,針對一些新名詞、新概念要重點關注。比如,什么是“理實一體化”?事實上,“理實一體化”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它既不是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也不是某一個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知行合一”的教學策略,是以實踐為主軸,理論圍繞實踐展開,以做為中心,在“做中教、做中學”,表現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如角色扮演法、引導文教學法、問題教學、案例教學等。
二、站準定位,制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一定要站準自己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而終身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步伐的在逐漸加快,制造業強國、創新驅動等國家戰略的強力推進,使得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同時,能夠辦好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的職責所在。因此,無論是從國家亦或是個人層面來說,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應該制定好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比如,可以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教學與科研能力、以“雙師型”教師為自己的目標督促自己不斷努力以及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在職稱評定中能有所提升。目標制定完成后,一定要為之努力奮斗,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施。
三、實踐出真知,回歸實際教學
無論是推進“1+ X”證書制度改革、“三全育人”、校企“雙元”育人等內容的改革,最終都要落到以實踐為基礎。以自身授課的課程為例,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由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特點,外加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相對欠佳。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會感到枯燥、厭煩和畏難等一些消極情緒。此時,如果我們老師再采取傳統的方式教學,將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直接影響到課程的教學效果。結合自身的授課經驗,得出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思路。第一,始終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聯系學生實際,突出所授課程的特色,堅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第二,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根據不同類型的應用型人才特征,明確不同的實踐技能的培養目標,鼓勵學生積極參職業技能大賽,提升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第三,爭做“雙師型”教師,高職院校教師應該多去企業進行學習,主動了解企業發展的方向,將獲得的經驗反饋到日常教學中。
最后,在日常工作中,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始終建立高等職業教育思想。因為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體現在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上,只有牢固樹立高等職業教育思想,正確把握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地學習,才能使自己成長和發展為一名優秀的高等職業院校教師。
參考文獻
[1]宋志敏.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四個維度[J].中國高校科技, 2019(5):61-63.
[2]蔣曉玫.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專業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策略研究[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 2020(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