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莉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繁榮。影視作品中關于人文歷史、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增加。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影視作品的應用,對提升學校教育的社會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有效解讀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本文將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影音作品的應用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適應性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歷史;影音視頻;教學分析;應用策略
初中歷史課程教材中理論內容占據了主要篇幅。而學生是初次系統性的接觸到歷史課程內容,對理論內容的講解和分析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枯燥的教學內容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應試教育思維影響下,學校教育長期和現實社會處于脫離狀態,影響續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給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造成了諸多困擾。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引入影音內容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路徑,教師在新的教學時期需要對“課外”教育保持持續的關注,使歷史課程教學煥發生機和活力。
1影音視頻輔助歷史教學的重要優勢
1.1影音作品具有更強的吸引力。相比于課堂教學,影視作品對學生有更強的吸引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按照教材內容對理論內容進行闡述,缺乏歷史相關的史實和畫面感,僅憑語言形式對學生學習來說是一張“挑戰”。影視作品具有音畫同步的效果,利用視頻形式、音樂、解說詞融合的方式,更有效地吸引收看者的注意力。此外課堂教學有更嚴格的紀律性,增加了學生的束縛感,使學生對課堂學習天然的有抵觸情緒。收看應試作品則更多出自學生的意愿,且“學習”環境相對比較自由,也能使學生對歷史內容做到更自由的思考和想象,深化學生的學習印象。
1.2影音作品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進度較快,總結性的語言缺乏底層的歷史史實作為鋪墊,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了照貓畫虎的學習思維,對歷史結論背后的道理不能進行更有效的解釋,使其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影視作品在分析歷史問題過程中更加細致,能夠對歷史史實的來龍去脈交代得十分清楚,并在最終進行一些簡單的總結發言。這樣的播放形式符合學生、一般人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對歷史問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促使學生對歷史規律的總結和思考。此外歷史教材中有灌輸教學的意味,學生對行管內容只能進行被動地接受,缺乏辯證化的思維過程。對其學習素養的培養十分不利。 一些歷史紀錄片中則充滿了人性光輝和辯證思維,對培養學生健康的歷史史觀具有重要作用。
1.3影音作品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可以簡答的概括為“大而空”,影視作品中的內容則可以概括為“細而狹”。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更多是強行背誦,缺乏感性的認知和思考過程。影視作品卻有一定的片面性,對歷史發展的總規律涉及較少。兩者的結合教學,能夠使學生通過細節對歷史事實做到更有效的記憶,通過教材學習對歷史故事中的情節進行預判和反思,使學生的核心歷史素養得到更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學唐朝建立發展過程中,對玄武門之變的多版本解讀,能夠使學生了解到政治宮廷政變的全貌,促使學生對歷史發展的偶然和必然做到辯證性的思考。
1.4影音作品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意識。在學校教育中歷史教材中的內容對現實社會涉及的內容十分稀少。學生在學習中有“閉門造車”的問題,導致其歷史思維在現實生活中得不有效應用,最終形成“讀死書”的學習困境。影視作品則可以對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做到全局介紹和講解,使學生將歷史和現實生活進行有效聯系思考,促進學生核心人文素養的發展。
2初中歷史教學中促進影音作品有效應用的策略
2.1教師對歷史影視作品進行有效收集和整理。在應用影視作品過程中,教師需要對相關作品進行積極涉獵和挑選,給學生的課余學習作出更細致的指導,使學生形成健康、健全的歷史觀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中充滿了五花八門的信息和偏見、謬論等,教師需要對網絡上狹隘的觀點進行附帶講解和分析,鼓勵學生對“主流”的歷史資料進行觀看和收集,保持基本的辯證思維能力。例如官方的考古活動有助于全體人類對人類發展足跡的了解,是對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貢獻。這一點絕不能和單純的“盜墓”相提并論。
2.2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影音作品還原歷史原貌。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一影視作品引導話題,對粗略的結論進行系統性的解釋等,使學生在課堂中感知到影視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如在教學《古代埃及》中,教師對《世界歷史》中關于埃及的總結內容進行播放和講解。使學生了解到埃及的“墓葬文化”,對埃及文字的釋讀過程進行分析等,對埃及的興旺和衰落做到更多樣的了解。
2.3提供給學生更多樣的課余涉獵學習資料。除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更多優秀影視作品介紹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課余閑暇中積極拓展自己的歷史視野,使自己的歷史素養得到有效積淀。如央視出品了很多優秀的歷史紀錄片。《大明宮》《復活的軍團》《火線補給》等,都對歷史的細節內容進行了全方位的講解和嚴謹推理,對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素養等都有著重要價值。
2.4鼓勵學生記錄觀看感受和結論。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余觀看影視作品,并寫一些觀后感,對歷史問題的思考等。使課上教學和課下教學有效結合,使課堂教學更具時代氣息,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榮譽意識等。
3結束語
影視作品以更強大的藝術性對古代歷史進行了復述和講解,對歷史人文課程的教學具有重要輔助價值和意義。教師在歷史課程教學中,要以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基本出發點,鼓勵學生廣泛的涉獵網絡中存在的優秀歷史作品,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更高效、高質量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翟寶鳳.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及對策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29):68-69.
[2]劉國霞.信息技術與中學歷史教學的整合對策分析[J].亞太教育,2020(3):7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