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昊暉
◆摘? 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是思政課程教學的關鍵所在,思政理論課程因為概念性較強,因此在教學的時候存在較大難度。虛擬仿真技術因為具有沉浸、交互、逼真的特點,因此在教學的時候具有其他教學方式所不具有的優勢。本文將對虛擬仿真技術的特性進行分析,發現當前思政理論課程中虛擬仿真技術的運用。
◆關鍵詞:虛擬仿真技術;思想政治;理論課
1前言
思政教育課程作為當前學生教學中的重點課程,思政課程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為了提高學生思政課程的學習程度,教師需要提高思政課程教學效率。虛擬仿真技術的引入,讓思政教學進入虛擬環境中,學生們可以親臨其境實現人機交互,可以讓教學由傳統的“我講你聽”轉變成“雙向互動”,讓學生更多地主導,更多地思考,更多地發揮,實現“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切實提高思政教學質量。
2虛擬仿真技術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特性
虛擬仿真技術由計算機硬件、軟件以及各種傳感器構成的三維信息的人工環境-虛擬環境,逼真地模擬現實世界(甚至是不存在的)的事物和環境,人們投入到這種環境可以產生“親臨其境”的感覺,也可以親自操作,自然地與虛擬環境進行信息交互。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運用虛擬仿真技術可以發揮較好的教學效果。
2.1沉浸性
虛擬仿真技術,可以實現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協同,讓學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思政理論知識的優越性。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因為虛擬仿真技術而得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聽覺、觸覺和視覺等在虛擬仿真系統中都能得到提升,不僅擴大了學生獲取信息的通道,而且增加了學生的體驗和經驗,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因為虛擬系統的優越性而得到提升。多重感官的刺激也讓原本無聊的思政知識變得有趣,教學過程因此也會更加生動和直觀。
2.2交互性
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性[1]。當前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確定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也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需求。虛擬仿真技術可以徹底改變原先思政教學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在虛擬情境中學習和解決問題。而且因為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參與到虛擬情境的討論中,因此知識的學習更有互動性,也會更有趣。
2.3逼真性
虛擬仿真技術可以創建和傳統教學環境完全不同的環境,開放多種遠程教學場景和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共享優秀的教學資源和教師資源。與此同時降低了教學所需要的費用。學生們多參與這樣的虛擬仿真思想政治實踐課程,可以提高思政課程學習效率。虛擬仿真的逼真場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思政理論課的認知和喜愛,也因此會產生更多學習熱情。
3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仿真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設計
思想政治理論課使用虛擬仿真教學來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理論學習的效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虛擬仿真教學主要有以下教學方式:
3.1觀察性學習
觀察性學習是危險阩創建虛擬場景,讓學生通過三維立體空間的學習來實現知識的理解。觀察學習可以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場景。通過這種教學,學生可以從現實生活入手,提高對思政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教師在教授學生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引入到虛擬教學中, 例如:在講“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利用中秋節買月餅的習慣,讓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經歷,總結每年中秋節前、中、后三個時期月餅價格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學生馬上總結出“節前低、節中高、節后低”[2]。 教師可以創建虛擬的中秋環境,為學生創建虛擬環境之后引導學生做出思考。引導學生探究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順便導入知識點:“這就是價值規律。”
3.2操作性學習
獨立仿真實驗室的創立,可以為學生創建嶄新的虛擬的沉浸式的空間,學生沉浸在虛擬的真實世界中,可以真正投入其中[3]。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案例為學生創建真實的虛擬場景,讓學生陷入道德兩難的場景,無論學生選擇什么,都會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沉浸在真實事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和到的判斷能力。
3.3社會性學習
虛擬平臺可以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人綜合在一起,實現虛擬課堂的教學效果。虛擬學習為學生創建了經典的歷史場景,在虛擬仿真實驗室中,學生可以感受真實的世界,從而讓學生理解各種政治深度知識。
根據學生所處學習階段搭配適合的教學課程,為學生創建適合的情景化教學。學校思政教學中存在多種問題,學校要積極應對這些問題,從寫作、資源等現實問題出發,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積極使用全新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式,完善人才隊伍,做好對教師的培訓,充分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需要提高虛擬仿真技術的使用,在課程教過程中深化仿真技術的使用,從而提升教學質量[4]。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教育關系到學生的素質提升,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政理念,當前學校引入虛擬技術進行教學效果的提升,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課程的有趣性,變枯燥的理論教學為生動的情景體驗,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性學習、操作性學習、社會性學習來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宗輝. 虛擬仿真技術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路徑探索[J]. 科技資訊, 2019(16).
[2]梁軍, 陳麗嬌. 虛擬仿真技術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基于SWOT分析法. 高教論壇.
[3]楊麗艷. 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6(5期):272-274.
[4]李界辰. 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有效運用[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 2020, 000(0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