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汝
◆摘? 要: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新課改的進程中,學校也需進行相應的改革,使之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能夠符合新課改的相關標準。在現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計算的效率和正確率??谒隳芰κ菍W生學習中必備的一項技能,口算是集合了筆算、估算和簡算等計算的基礎,學生具備相應的口算能力,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好相關的四則運算模式,從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效率和正確率。學生掌握好口算能力,對于他們之后的多位數加減法和乘除法的計算具有直接的影響,數學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掌握好科學的培養方式,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關鍵詞:口算能力;培養策略;小學低年級
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開展相關數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其他技能,其中口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教師對此要引起重視。小學數學的教材內容有很多都是需要學生進行口算,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計算能力是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而且在數學題中,想要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所進行的思考、相關步驟以及獲得的結果都是需要計算來落實的,所以數學教師要重視學生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運用直觀手段開展口算訓練
在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直接的感知到具體的事物,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實物,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采取直觀化的手段來開展教學,比如讓學生能夠學習到10以內的數字,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準備一些學生愛好的圖片或者是小木棍、計數器、學生熟悉的算盤、半抽象的點子圖。比如在課堂上分發給學生圖片,當教師在教學哪個數字的時候,就讓學生數出相應的數量或者是給出相應的圖片,之后再讓學生數一數自己的手指,幫助學生深化理解。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2-10”之間數字所對應的“圖片或者是小木棍”來進行拆分,促使學生能夠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好10以內的數字組合和分解,并且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表象的認知,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很快的就能算出10以內的加減法。比如,教師在訓練學生關于進位加法的口算能力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實物來給學生直觀的進行展示,比如8+3=?,學生先擺出8根小木棍,再擺出3根小木棍,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這些木棍怎么擺放就能夠一眼看出結果呢?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和現場觀察,很快就在3根小木棍中取出兩根放在8根小木棍中,這樣就促使8根變成10根,3根變成1根,很快就能夠得到結果,總共是11根。采取這樣的方式,也是屬于口算的一種,學生在之后遇到相關的問題,也能在自己的腦海中采取這種模式,很快得到答案,教師也可以出相應的題:6+6、9+4、7+4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有直觀的表象,從而提高了計算的效率和正確率;也可以根據這樣的方法來進行開展退位減法的教學,例如也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師給學生展示15-9=?,擺出15根木棍后,對學生提問要拿走9根怎么拿?學生會從10根里面拿走9根還剩1根,再加旁邊的5根等于6根,這樣破十法就有了直觀的突破。
二、運用生活實際引出計算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師教學的關鍵就是要讓學生會算,并且還要算得快、算得準確,教師要讓學生理解算理,并且激發學生的要進行計算、想要進行計算、怎么計算的意識。教師可以從生活的實際來作為出發點,讓學生能夠在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來探究合理的算理。比如教師在教學學生關于9+?=?的進位加法的時候,可以引入相關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去探索內容。在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能夠迅速的解決,所以教師要充分的運用實際問題來開展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練習形式多樣,激發口算興趣
一是教師要堅持對學生進行視算和聽算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口算,在計算的時候要保證計算的正確率和計算的數量,每一天都需要花費5分鐘時間來對學生進行練習??梢愿鶕虒W的具體內容和教學的時間,讓學生每一節課都能夠進行聽算或視算,題目的數量在15道左右,學生要將自己聽算或視算的結果寫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中,同桌之間互相批改或者是教師集體進行訂正的模式,這樣可以讓聽算或視算相互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口算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長時間保持積極的態度,在一個系統化的訓練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二是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發揮游戲效應,讓學生從玩中學。例如小組口算比賽。可以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之后將準備好的算式分別發給這四個小組,每一組的算式統一在6道題,每一個小組分別派出6位同學參賽,教師發出答題指令,每個小組中的第一名參賽學生就需要計算第一題,當完成第一題之后,第二名學生才接著解答第二道題,以此類推,最后就看哪個小組用時最短、正確率最高。教師要建立獎勵評價機制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在完成口算訓練的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肯定性評價。對計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評“計算小能手”、“口算小達人”,這樣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且還能滿足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不會感覺數學課很枯燥和無聊。
三是教師要堅持進行新舊口算題對比練習。低年級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得快,但遺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經常采用新舊口算題對比練習。例如:9加幾、8加幾、7加幾、6加幾的對比;加法和減法的對比,這樣讓學生既掌握新知識,又復習舊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復習中理順關系,有利于口算正確性的提高。比如題組對比練:10+3=13 9+1+3=13 9+4=13等。還可以在學生理解之后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形成口訣記憶,例如9加幾,算完9+1到9+9學生就會發現9+幾就等于十幾減1。
參考文獻
[1]林桂良.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J]. 好家長, 2014(48):162-163.
[2]梁莉.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000(0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