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
◆摘? 要:課堂評價的改革與實踐力求站在理論前沿,貼近課堂改革,以科學的務實的態度反映當前新課程改革課堂評價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給教師提供一些新的評價觀念和方法,以激勵教師在新課程的改革中去探討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參與構建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評價體系,尤其是針對新課程實施以來學校和教師遇到關于評價的問題和困難,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廣大教育實踐者的需要。
◆關鍵詞:評價改革;評價體系;評價效率
課程標準要求:評價要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不同學段的課程目標,抓住關鍵,突出重點,采用合適方式,提高評價效率。的確,注重對學生評價的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評價方法,使評價準確、公正、科學,促使每一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多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注重評價對象的主體地位,確保孩子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努力挖掘評價過程中的教育功能的同時,更要注重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使教師在交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重視了學生個性發展和心理品質的引導。還可以用創新評價的方式來營造一種有利于激發學生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幾年對評價體系的嘗試與研究,有幾點粗淺認識如下:
一、評價對象的主體地位
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所以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就此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就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自身參與,應采取學生熟悉的、活潑的、喜聞樂見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評價的效果,從而達到評價目的。課堂評價是師生共同收集、綜合和分析信息以及相應做出反思的過程。課堂教學過程應貫穿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體現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不僅要運用定向性評價(測驗、聽寫),還要大量運用非定向性評價(觀察、提問、搶答、小組討論、口語交際),每個都學生針對自已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制訂一個新的學習目標,為此我在教學中積極開展“我是小童星”“學生樂園”等有趣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把學習過程和生活過程中自己的點滴進步和成績展示在這些評價平臺上,以時刻督促自己前進的腳步,成為同學們成長的見證。學期末通過頒獎的形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便于清晰地反映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水平,包括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多種能力。此外,平時還要給孩子自己評價作業的機會,每次孩子的作業除了老師給出等級外,孩子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評價,如畫小星星、小笑臉等,這種方法既簡單又有效。
二、評價方法積極客觀
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教師激勵性評語是學生前進的動力,肯定優點是鼓勵,指出方向是激勵,批評缺點仍是一種積極的激勵。在新課程學生評價過程中,教師采用多樣性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行為觀察、情景測驗、學生成長記錄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了解每個學生的優點、潛能、不足以及發展的需要對學生進行設身處地的評價。評價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殊需要和認知方式的不同,應在多元化評價的基礎上做出對學生行為的判斷。評價方法的策略上應把關注點由單一的測驗轉向能體現學生的成長與成績的多樣化手段。評價內容應在教師對搜集到的學生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產生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樹立自信。使學生每每翻看自己的成長記錄袋時就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更增加了學生前進的動力!在這方面教師的做法可以先是讓孩子自己找出優點寫在“我是最棒的”閃光臺上,然后因才而用,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這種激勵往往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動力,這時教師推波助瀾,用真誠的鼓勵,喚起他們在其他方面奮發向上的勇氣。使學生在自省中矯正自己的行為,勝過多少空洞的說教,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架起了師生之間理解、溝通的橋梁,使學生在老師飽含期待的激勵中,揚起自信的風帆,乘風破浪,永往直前,幸福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三、評價角度、內容多元化
課程標準要求:評價應注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尤其是加強學生之間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也就是說班主任不是評價的唯一主人,學生本人、同伴、家長、班主任、學科教師等都應該成為整個評價中的多元主體,特別要發揮家長和同伴在評價中的作用,評價應是教師、學生和家長多方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
根據不同的評價指標,不同的主體可以擁有各自的評價權。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孩子們評價身邊的同伴“××不但自己聽課特別認真,而且還提醒同桌,真值得我們學習!”再比如:“××小朋友喜歡思考,還火眼金睛,善于發現問題!”,我們還可以引用網絡語評價:“老師為你們的精彩表現,點贊!等等。教師還可以定期通過校訊通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如生活方式,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定期讓家長給孩子拍攝一些孩子在家幫父母做家務的小視頻上傳到我們班的微信群里,老師再進行編輯做成電子相冊在全班交流,這樣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幫父母做家務的熱情,也使他們慢慢懂得了感恩、孝道。孩子們享受著這多元的評價帶給她們的不一樣的自己,總是別有一番滋味!有時我根據需要還讓學生家長、社區人員適當參與我們的課堂,讓每個家長都要講一講自己孩子在家的優秀表現或者是最近孩子在家又有哪些進步,讓家長參與到我們的到評價活動中,爭取社會對學生學習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新的創新方式及評價體系不僅帶給教師豐富的教學活動,還融洽了師生關系,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從各個方面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更主要的還應是評價的創新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促進和保護了學生個性的張揚、個體的發展,留給了孩子渴望成功、追求進步的機會和空間,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了基礎,這就是評價創新帶給孩子最好的效用!評價能否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公正、公開與民主,能否被家長和社會各界所接受,能否持久地堅持下去,這將是一個現實而深刻的社會問題和新的研究課題,作為教師,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在這條道路上踏踏實實地進行探索、實踐,使新的評價方式能真正推動我們教育教學改革向更深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2011版小學課程標準.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