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意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與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的背景之下,校本課程的開發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現代化教育探索內容,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應用效果。學校是中華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傳承的重要載體,從小注重對學生文化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荷”主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突出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切身體驗的方式,實現了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收獲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本文從分析“荷”主題校本課程在校園中的主要開發與實踐方式入手,從實施途徑,效果,發現等方面探究進一步延伸“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策略
校園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時間中積淀而成的校園精神風貌。“荷”主題校本課程的實踐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凸顯,藉此引領學校教育的發展。“荷”主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能夠以“荷文化”為載體,補充完善學習教材,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精神熏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之下,開發校本課程,是順應當前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
1規劃學校布局,挖掘“荷”的豐富文化內涵
荷花是中國的傳統花卉,素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稱,深受世人喜愛與稱頌。中國傳統文化與“荷”文化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承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與許多美麗的向往。因此開發“荷”主題校本課程,并積極實踐探索“荷”文化的滲透方式,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荷”主題校本課程的實踐過程中,首先便是要聯系德育教育內容,深入挖掘“荷”的豐富文化內涵,確定校本課程實踐的核心主題;其次再通過對校園布局的進一步規劃,提升學校的教育品位,構建完善的學校文化,打造出清麗脫俗的校園環境;此外還需要做到聯系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個性化發展需求,以教學活動為載體,建設出師生共同成長的荷香校園。
例如:為實現良好校園環境的營造,學校可以積極進行校園“荷”文化氛圍的創設,結合校園的實際情況,建設相應的“荷”主題教育實踐基地,如在學校的池塘中種植荷花,條件不滿足的可以運用水缸、水池種植荷花。在校園布置方面,可以設立“荷”主題文化長廊,以一些美麗的荷花圖片或者是與荷花相關的詩句為內容,在學校的規劃布局中體現“荷”的豐富文化內涵。
2實現校園滲透,營造濃郁的“荷”文化氛圍
文化的力量在于浸潤,“荷”主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如若只有外在的校園規劃布局的輔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重視“荷”文化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滲透,在“荷”文化與課程教學的整合中達到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營造濃郁的校園“荷”文化氛圍,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為此,學校可以設立校園“荷”文化日,在主題日活動中鼓勵學生整理與搜集與“荷”相關的詩文名篇、理出和文化在中國流傳的時間線索,在此過程中體會荷花純潔與高貴的精神,體會到自然與和諧的美,并且可以通過關于荷花的名畫欣賞環節得到美學鑒賞能力的提升。學校中荷花廣播站以及荷花亭等場所的建設,也有助于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荷”文化的重要性,并利用這些場所開展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吸收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在場所中得到荷”文化的熏陶。在“荷”文化的校園滲透過程中,校園內的文化布置以及課程內容都能夠做到以“荷”為主題,讓每一處建筑都會說話,實現環境文化、課程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協同打造。在校本課程的有效開發中,班級成為了展示美德與激勵上進的場所,促進良好的校風、班風與學風的養成。
3開展實踐活動,推進“荷”文化的情懷教育
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能夠有助于“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效果的更好呈現。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較弱,更加偏向于興趣指導學習,實踐積累經驗。因此教師在組織“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的過程中,可以設置有趣的實踐環節,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在切身體驗與積極實踐中得到“荷”文化的熏陶,并收獲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發展。為了讓荷花的優秀品質長留于師生的心間,學校可以積極組織“荷”主題文化系列實踐活動,包括背荷詩、作荷畫與寫荷文等多項實踐活動內容。例如在“背荷詩”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布置活動任務,讓學生搜集十首優秀的詠荷詩,做到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并以之作為對學生古詩詞誦讀的考察內容;在“作荷畫”、“寫荷文”活動中,學校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開展相關的征文比賽與繪畫比賽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比賽活動之中,將優秀的作品刊登于校刊之上,并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在這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對“荷”主題校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并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得到相關素質與能力的鍛煉與提升。此種校本課程實踐形式,很好的完成了“荷”主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有助于塑造學生“荷”的品質。
4結語
綜上所述,“荷”主題校本課程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學校德育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具有重要的推進意義。“荷”主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體現了學校的精神風貌,彰顯了學校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視性。多元化的荷”主題校本課程,能夠提升師生的人文素養與培育師生的人文精神,并逐漸構建出新型的學校文化,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其瑞.德育、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建設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15):1-3+105.
[2]沈澄.微課開發 設計主題教育活動,在德育校本課程實踐中應用與研究[J].教育,2020(09):4-5.
[3]劉璐.構建讀寫互動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主題閱讀,隨筆習作”校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2):88.
[4]吳漢平.特色主題作文校本課程的思考與實踐——以“感恩信義”為例[J].寫作(下旬刊),2016(07):28-29+37.
本文為長沙市岳麓區2020年教育科學立項規劃課題:“荷主題”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ylqkt20201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