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學生的智力因素發展,同時還要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導學案的作用不可忽視。導學案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載體,在教學中要關注導學案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學生學習效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導學案;策略
初中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初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所形成的物理學習能力以及物理思維習慣往往會對未來的物理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能夠注意學生的智力因素發展,同時還要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受到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影響,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都會更加關注中考的相關要求,在組織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的意愿。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就需要能夠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而在此過程中導學案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
一、借助導學案優化教學方案的構建
教師在利用導學案組織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清晰地向學生講解物理現象以及物理定義等相關知識,讓學生明白不同物理單位的轉換方法,同時還需要教會學生正確的物理知識應用方法。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是難度較高的一部分內容,其不僅要求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物理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物理創造能力。若教師沒有嚴格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要求,則勢必會浪費大量的教學時間。但是,若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出過多的要求,又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精神過于緊張,進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因此,在正式開始組織物理教學活動以前,教師就需要提前構建好物理教學方案,同時將制定的物理教學方案轉化成物理教學導學案,使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先了解將要學習的物理知識,為教學目標的整體達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摩擦力”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由于摩擦力的概念相對抽象,若教師課堂上單純針對摩擦力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學生的理解難度整體較高。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組織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提前為學生構建好導學案,引導學生遵循導學案的相關要求,針對摩擦力的概念設計相關的驗證實驗,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夠對于摩擦力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通過導學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引導,一方面能夠有效減少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偏離主題的情況,另一方面又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自主探索的空間。而教師在借助導學案完成物理教學方案構建的過程中,也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改變了以往教師構建物理教學方案過程中所選擇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的情況,大大提升了教學的靈活性。
二、借助導學案有序組織課堂教學
從物理知識學習的角度來講,基礎知識都是學科的精華,學生在對物理基礎知識把握不清的情況下,對物質的結構以及物質的組成也很難做到清晰的把握,在后續學習物理定量以及物質的推理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則更難跟上教師的進度。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做好基礎概念講解的相關工作十分有必要。而由于物理知識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學生單純聆聽教師的講解則很難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合理應用導學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引導,使學生學習的效率能夠切實得到提升,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進行物理問題的探索不僅能夠深化對于物理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則可以根據不同物理概念自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導學案。
例如:教師在教學“大氣壓強”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由于這一物理概念相對抽象,為了使學生知識理解的難度能夠得到有效降低,就可以嘗試采用類比的方式組織教學,先引導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復習,在舊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除此之外,針對學生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所涉及的實驗內容,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動手操作。借助導學案,學生可以對本節課需要學習的知識提前有初步的把握,進而有效降低課堂上物理知識學習的難度,確保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做到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講解也要緊緊圍繞自身提前設置好的導學案來進行,著重對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強化講解,針對學生在根據導學案進行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教師要能夠做到有針對性的解決。借助導學案來組織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不僅能夠使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更強的目的性,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更高的條理性,為學生正確物理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物理學習思路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借助導學案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一份具有較強引導性的導學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就需要注意滲透導學案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導學案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課本需要學習的知識與導學案中的相關內容有機地聯系到一起,并且將導學案中提出的重點問題在課本中標注出來,將自己的學習筆記記錄在導學案上,在初步把握了需要學習的概念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完成預習題目,對自己的學習思路進行整理,針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問題要做好記錄,課堂上重點關注教師的講解。其次,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嘗試通過相互間思維的碰撞來針對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機械能及其轉化”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由于本節課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自身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相關知識的學習難度都相對較高,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在導學案中突出本節課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鼓勵學生自主通過查找書籍或是查閱資料的方式來理解概念,在學生初步把握了概念的大致含義的基礎之上,在導學案中為學生設置小組討論問題,鼓勵小組內部針對問題進行討論,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相互啟發來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重點,進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整體提升打好基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習的目的性,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效率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把握物理知識的本質,進而收到良好的物理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