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倫
摘要:小組學習離不開合作活動,離不開合作意識。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途徑多種多樣,需要學生互動、教師引導及組長帶動。組長是“教師”,是學困生輔導老師;組長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管理者、領導者。組長的選擇尤為重要,影響課堂教學氛圍,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只有選好組長,落實、明確組員具體分工,方可形成良性循環。
關鍵詞:合作學習? 組長? 小組
“合作學習意在教學中采用小組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以使學生之間能協同努力,充分發揮自身及其共同體的學習優勢。”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圍繞共同的任務開展活動。在此過程中,必須有一個組織者,聯系學生和教師,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組長就是這個組織者,選好組長至關重要。
組長要善于根據學習任務、小組人數、活動內容,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小組里的每一個成員,便于他們獨立思考、獨立操作。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再展開合作學習,最終展示小組合作成果。這樣,組長的作用就越發明顯。
一、組長是教師的“影子”
“引導自學”課型,教師以最佳方式導入課題后,采用不同形式出示“自學重點”。教師要求學生圍繞“自學重點”展開自學,必要時科學性提出“自學提示”,提供一些輔助性材料,讓學生快速理解知識要點。
在教師“自學提示”的導引下,學生圍繞“自學重點”進行第一輪自學。組長自己獨立完成任務,不懂的地方自己進行探究或與小組內成員合作探究,必要時求助于老師。正常情況下,組長有能力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組長任務完成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組內成員學習效果。組長只有在理解、掌握“自學重點”的基礎上,方可有效指導組員完成本組的任務。組長以“教師”的身份出現在小組內,及時點撥,維持組內學生的學習秩序,掌控討論節奏,營造良好的組內學習氛圍。
小組討論,往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這時組長要“挺身而出”。“噓……,小聲點,有老師聽課。”“等會匯報時,你先說……”聽課時,我們常常會聽到組長說這樣的話語。如聽陶健老師教授《小數加法和減法》時,組長:“談談自學思考1,有不同的方法請舉手。”“53.40-49.80= 盡量寫算式,節省時間,答語不寫。”
組長可以依據組員的自身優勢和專長,進行針對性分工;根據組員之間合作意識,實行組內合作,這將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小組交流和匯報,可以同樣采用組內分工,就自學內容、自學重點分別匯報,明確任務,落實到每個人。
二、組長是學困生的輔導老師
小組活動中,由于學生各自的現有知識水平、知識能力不同,發展水平不均衡,總有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存在,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學困生”。
“合作學習不是你輸我贏的關系,而是各盡所能、精誠協作、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的關系。”小組合作學習直接影響著全班交流的效果。合作學習過程中,組長充當教師的角色,及時指導、點撥同組的“學困生”。如聽倪友池老師教授《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二),小組交流環節,組長讀題引導學生思考:“算式4832商中間的0不寫,就是28,3減0這一步可以省略不寫嗎?如果不寫,有沒有意見?”組長接著追問:“我們可以先進行估算,商大約是多少?商應該是幾位數?如果在商的十位不寫0,結果是28,是兩位數,可以直接判斷出結果是錯誤的。”;再如合肥市屯溪路小學張玉彪老師教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時,組長提問:“誰先說……”生1:“22=20,18=20,20×20=400。”這時,組長繼續提問:“有誰補充?”第二個學生說的與前面同學的相同。組長不急不躁地說:“22與20,18與20,中間能用‘=嗎?答案是中間是不能用‘=。先估算兩個因數,然后再相乘。即22≈20,20×18=360;18≈20,20×22=440。”組長儼然一副小老師的樣子。
“優秀生幫助后進生,不是耽誤自己,而是充實自己;不是降低水平,而是提高水平。”組長在輔導“學困生”時雖然花費了一點點時間,但組長的解題思路更加明晰,理解更加透徹。在學與教中,組長既是知識的接受者又是傳授者,能真正實現教學相長,而且組織、管理能力達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組長是課堂氣氛的直接營造者
小組活動中,組長是活動的組織者,有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小組內成員在組長的直接指揮下進行各項活動。組長適時地調控小組活動的時間、紀律、節奏等。
“全班交流”是點撥自學得失的前奏,能否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讓全班學生動起來,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對課堂而言非常重要。組長在前期需要培養組內學生的“代表意識”,綜合組內成員的討論內容,展示本組成員風貌,以促進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形成。如果各個小組成員回答語無倫次,整個課堂的氛圍是可想而知的。
“既然是合作學習,就少不了在小組里要講話,要發言。”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全部過程中,我們如何讓學生有均等的機會,愿意、敢于表現自我呢?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應該給予恰當的評價,給予更多的肯定與鼓勵;少一份指責,多一份關注。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敢于表達,極力營造歡快、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
總之,合作學習中,我們要善于依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讓組長將學習任務分解落實到小組的每個成員,充分發揮集體力量,發揮組長的作用,最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何炳章.教育從原點出發[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