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瑛 王文華 楊毅 彭祥忠
【摘? 要】作為一門能讓學生了解到體育知識,幫助學生鍛煉身體素質體能的課程,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充分探尋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過去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和不重視體育教學的思想給體育有效性教學的開展帶來了阻礙。本文基于自身教學實踐,從學科核心素養要素的剖析入手,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引導學生在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體育;核心素養;有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0-0010-02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ffective Classroom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Accomplishment
(Henglin Senior High School, Jiangsu Province, China) LIU Ying? WANG Wenhua? ?YANG Yi? ?PENG Xiangzhong
【Abstract】As a course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phys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help students exercis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fully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past, the singular and boring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hought of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brought obstacl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it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ore literacy elements of the subject, innovates teaching methods, stimulates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guides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achieving their learning goals.
【Keywords】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ore literacy; Effective classroom; Construction strategy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促使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改變,加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有重要意義。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始終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關注學生的學情,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基點,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的調整。只有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才能有效體現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一、高中體育科目的核心素養要素分析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實際上就是學生在持續性的體育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與形成的,可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終身體育鍛煉需要的必備素質與關鍵能力,一般可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體育情感與品格。如強烈的體育學習情感、頑強拼搏和團結合作的體育精神等。二是運動能力與習慣。如走、跑、跳等基本的運動能力,以及鍛煉能力和競賽能力等專項運動能力,培養學生每天堅持定時參加某些體育鍛煉的運動習慣等。三是健康知識與行為。如科學健身、運動損傷預防與安全防范等體育健康知識。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改革進程中應貫徹落實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改變以往陳舊的體育技術動作教育模式,讓學生學會運動、愛上運動。因此,教師應樹立新的體育教學觀念,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二、基于核心素養探析有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堅持生本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認知基礎進行課堂內容的有效設計與調整。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制定出與學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以此有效引領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投入體育課堂中,參與各個項目的活動。比如,在教學“球類運動”的“排球”知識時,教師可以充分結合教材模塊,選擇和學生運動基礎相符的目標,再根據分課時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樹立層層遞進的小目標。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可以從知識、能力和情感等層面向學生分開論述。比如學習排球時,需要學生掌握運用排球技術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初步掌握排球的傳、墊、扣、攔、發等基本技術。提高學生對排球運動的參與興趣,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參與運動的良好態度和習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友好相處的體育精神。
(二)信息技術輔助,呈現體育動作和技能
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融合,能幫助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多媒體課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利用多媒體將體育運動項目中的一些難度較大的、抽象的動作技巧呈現出來,給體育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促使學生準確掌握體育技術。比如,以乒乓球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呈現乒乓球的戰術,引導學生參與乒乓球競賽活動中,和學生一起觀看專業技術人員的乒乓球比賽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意識到該運動的樂趣,加深學生對我國乒乓球運動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下利用視頻剪輯、圖片編輯等形式,直觀地給學生呈現相關內容,讓學生在觀看賽事的過程中了解此類競技活動的本質。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視野,通過講述乒乓球的戰術和技巧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三)優化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養成鍛煉習慣
好的學習行為將伴隨學生終身,教師在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教師要基于教學實踐優化教學活動,在多種教學策略的實施過程中充分關注班級學生的運動基礎和特長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開展層次化教學,幫助學生提升運動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高效的體育課堂。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的身體素質由高到低排列。分層完畢后,教師可再對每個層次的學生布置訓練任務,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進而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針對學生在不同項目中表現出來的學習差異性,教師還可以制訂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輔助其加強鍛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生糅合在一個學習小組中,請體育特長生帶動其他同學積極投入體育運動中。綜上,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式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全體的學生發展。
(四)組織體育競賽,培育學生良好的體育品德
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刻把握體育教材特點,挖掘其中利于教學的各種因素,針對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體育教材特點進行知識的有效融合。部分體育運動有著十分明顯的競爭性,各種球類運動都是以團體作戰的形式開展的。對此,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以組織各類體育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應用戰術和團結協作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體育品德。比如,在各種球類運動的教學中,教師除了關注學生在知識技能上的訓練,還要關注其精神層面的建設,通過田徑運動培育學生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頑強意志;通過組織籃球比賽,提升學生的團隊作戰能力;教師還可以讓不同班級的學生定期組織各類競賽活動,激發班級學生的表現欲和好勝心,在比賽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鍛煉學生的勇氣。
三、結語
總之,教師應在高中體育課堂中凸顯學科核心素養,這是我國教育領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具體表現。在該理念的引領下,教師要能夠充分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理念,通過創新多種教學策略,堅持生本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教師還可借助信息技術呈現體育動作;優化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養成鍛煉習慣;組織體育競賽,培育學生良好的體育品德。
參考文獻:
[1]張年雷.試論高中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田徑,2018(05).
[2]張小威.淺談高中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3).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