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文章結合教學實踐,講述了新教育背景下中學戲劇教育的新模式,以戲劇題材的選定作為切入點,充分抓住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戲劇教學實施方式的選定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戲劇模式;選材;體驗;實施;育人
一、中學戲劇教學的現狀
戲劇是中學教育的新興課程,每個學校都在摸索中前進。大部分學校采用詩歌、散文、古典名著作為戲劇題材。
二、中學戲劇教學題材的選定
中學戲劇教育可以從培育學生鑒賞戲劇的文學性、藝術性入手,輔之編演戲劇、創作戲劇等教學手段,提高戲劇教學水平。中學戲劇教學要有自己的戲劇舞臺特征,要結合學生年齡階段選取戲劇題材,重新塑造、引用題材中的人物特征及表演方式。中學戲劇教學還要有自己獨特的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參與戲劇活動的興趣,體現戲劇教學的育人功能。
(一)從現行的語文、英語、歷史等學科教材中選材
語文教材中的《〈雷雨〉節選》《〈茶館〉節選》《〈鴻門宴〉節選》《五人墓碑記》等,歷史教材中的《馬關條約》《商鞅變法》等,英語教材中的《小鬼當家》《威尼斯商人》等都是不錯的戲劇題材。從課本中選取材料是一種較為方便快捷的途徑,但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師用一個課時普及戲劇的知識,介紹故事梗概,用兩個課時演繹《雷雨》一個橫截面,效果和表演舞臺戲劇相去甚遠。筆者通過對本校高一學生調查統計發現,只有少數學生會對課本戲劇篇目的節選做延伸閱讀。從戲劇表演方面講,演好一個作品,演員、觀眾要達成統一,即演員的表演與觀眾的欣賞要在一個水準上。加強通篇劇本研讀無論是對提高學生閱讀修養還是對下一步的舞臺表演都很重要。
在校本戲劇課上,筆者嘗試帶學生一起通篇研讀《雷雨》劇本,分析潛臺詞。例如《雷雨》第二幕,分析周樸園、魯侍萍、周萍、魯大海一家四口見面。劇本片段如下:
周樸園 (厲聲)不要打人!
【仆人們停止打大海,仍拉著大海的手?!?/p>
魯大海 放開我,你們這一群強盜!
周萍 (向仆人)把他拉下去!
魯侍萍 (大哭起來)哦,這真是一群強盜!……(走至周萍前,抽咽)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
周萍 你是誰?
魯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
教師帶著學生研讀劇本,分析對白中的潛臺詞。當魯侍萍看到了自己的大兒子打自己的二兒子時,心如刀絞,沖上去本來想說“你是萍兒?”但想到了自己的處境,躊躇、無奈只能改口:“你是萍……憑……憑什么打我的兒子?”“我是你的……你打的這個人的媽?!币晃荒赣H見到了三十年不見的兒子卻又不能相認,這其中的復雜感情,兩個停頓需要演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每次演繹侍萍的同學都會淚水充盈,而此時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能深深地體會到周樸園內心的一絲內疚。
選用戲劇這一媒體,用優秀文化引導學生釋放個性,這一系列的活動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體驗,被傾注了藝術的表現性和情感性特征。演員演好了,觀眾更容易被帶入情境,欣賞水平也會得到相應提高。戲劇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讓學生有機會和勇氣去表達。
(二)從周圍小事中選材
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經歷是創作的源泉,這是不可顛覆的真理,是藝術創作必須遵循的規律。要想寫出好作品就必須體驗生活。中學戲劇教育,要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要有正能量,因此可以用校園以及周邊發生的小事來構造戲劇,細致地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特別是要多觀察處于這一年齡結構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人物。
例如,筆者在戲劇課上給學生這么一個戲劇素材。
附件:“目擊證人”的書函
阿華:
最近,我發現阿倫好像與你漸漸疏遠了。你們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好了!那一天,我看見阿倫和班上最近才轉學來的學生阿方一起從圖書館出來。在回家的路上,他們有說有笑的,還一起相約去便利商店買東西,買完東西后還站在路邊聊了快要半個小時才各自回家。阿華,你和阿倫之間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以前下課你們整天黏在一起,大家都覺得你們比親兄弟還親,現在不但很少一起打球,還經??匆姲⑷A和阿方很要好的樣子,是不是上次你忘了幫阿倫請假他還耿耿于懷啊!
關心你的人
從生活中提取創作素材猶如沙里淘金:觀察須細心,視野須寬闊。我們可以試著讓學生搜索身邊的素材,編寫劇本。學生在搜索素材中不斷地審視自己的各種行為,通過對劇本的人物性格分析,逐漸形成是非曲直的認定。孩子們通常習慣于他人的關心與付出,而忽視了對方也需要我們關心。朋友之間相處,他們會認為只要我對他好,他也必須全數回報。殊不知,無形的情誼若是不加以珍惜,也會如同有形的奶酪而日漸減少或變質。一旦友誼面臨外界挑戰,我們又將以何種恰當的態度處理?如何穩固情誼,讓雙方不受傷害,并重新找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值得學生思考的問題。
在戲劇課上,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用不同的態度處理這個問題。先請一半學生表演上面提及的“目擊證人的書函”,另一半學生先觀看,依照教師的口述,先后做出書函中兩人關系從融洽到疏遠的兩個鏡像畫面。教師在學生表演過程中將學生引導到如何解決這對好朋友的情感隔閡問題上。當學生說出不同意見時,反問“那我該怎么辦?”適時詢問學生是否有同樣的經驗,又是如何應對的,當時心情如何,鼓勵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接著教師讓學生圍成大圈,教師在圈中間放幾個小物件,請學生自由出列,說出書函中的好朋友之間以前的情形如何,如今什么東西被拿走了,比如說信任、體諒、關心……說完一個答案就拿走一個物件放到旁邊。根據假想的情況,剛剛表演的同學可以分別飾演情誼破裂、和好如初幾幅鏡像畫面。然后教師觸碰學生肩膀,畫面中的人物則說出符合當下情境的話。思考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情感問題看似是小事,卻是同齡人心中的大事,明明可以簡單解決的問題,卻因為鉆牛角尖或者固執己見造成雙方的困擾。這一方案就像是一面鏡子,既能看見主角,也在窺視自己,學生開始從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事情。教師趁機教育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記此刻的收獲,發揮戲劇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背景下的育人功能。
戲劇作品的主題就是整個戲劇的靈魂所在。教師要在學生創作劇本之前確定作品的主題思想,即要展示什么問題,解釋什么問題,給觀眾以什么啟示和教育,最終達到什么效果。主題思想要來自學生的生活,是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評論。教師要輔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立場,把生活素材加以選擇提煉,寫成作品,通過塑造形象,敘述故事,描繪場景,表達對生活和人物的看法和態度。把學生的學習、娛樂、情感等寫到作品里去,用作品的情節和藝術形象去說話。學生從創作的戲劇小品的情節和藝術形象中領悟到主題思想,感受愛,感受美,感受藝術,使教育意義得到更深層次的提高。
三、中學戲劇教學的實施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接近成熟,但缺少社會經驗,因此讓他們注重實踐,在實踐中感受戲劇藝術的魅力是最重要的。
例如學生參演經典劇目《霸王別姬》,幕后工作也非常鍛煉人。在這個過程中,負責化妝的學生雖然畫不出完美的項羽的臉譜,但在畫的過程中能體會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臉譜文化,對培養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戲劇表演除了有劇情展示,舞臺、道具、化妝品等也是戲劇表演的重要因素。學生親自參與舞臺布置、道具制作、演員化妝,不同人物不同性格,服裝、色調的搭配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領域。例如在選配項羽的衣服的顏色時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項羽反秦,而秦朝服裝以黑色為尊,所以他的衣服不能選純黑色;劉邦又自稱赤帝之子,劉邦一派的軍服是紅色的;所以項羽的服裝更合適選用以黑色為主輔之其他色彩裝飾或者像墨綠色那樣比較接近黑色系的顏色。在做這些案頭工作的時候,學生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促進文化知識的內化,從而不斷地對戲劇情節、背景進行深入了解。觀眾在欣賞戲劇演出的同時也會受到美的陶冶。
在戲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身份帶領學生探究戲劇的精髓。通過觀看和演出作品,例如話劇、京劇等,學生對戲劇產生了興趣。學校可以邀請戲劇專家進校園,給同學們講解戲劇演出的技巧、戲劇創作的方法;定期開展戲劇演出,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參與表演,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結語
中學生戲劇藝術教育的普及與推廣是當前中學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教師需結合實際情況與現代教育理念重建戲劇教育新模式,擺脫戲劇教育困境,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賈紅分.校園戲劇的傳承與超越 陜西師范大學校園戲劇活動綜述[J].當代戲劇,2014(04):31-32.
李一坤.論三種戲劇對話模式[J].戲劇文學,2012(04):64-69.
高淑俠.高中語文情景化教學中的快樂課堂構建[J].新課程,2017(09):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