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迎霞 安介如
摘 要: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緊密的聯系,所以,小學數學教學要生活化。教學生活化可以活躍小學生的思維,優化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增強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多選用小學生熟悉的情境或案例,為小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幫助小學生進入數學的世界。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情境;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3-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59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并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生活化教學把數學知識以靈活、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情境之中,讓小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和深造,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的學習體驗。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生活化的最大作用,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就成為廣大教師應該深思的課題。作為一線數學教師,我們要認真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把實施生活化教學放到重要的位置,并積極探尋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措施,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達到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本文先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再論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有效措施,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一)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課本,只傳授知識,不進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導致教學內容陳舊,學生學起來枯燥無趣,課堂氣氛死氣沉沉。而生活化教學打破了這種局面,在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加入了許多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學數學、用數學。這樣的數學課堂更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對小學生來說更加親切。而且小學生在情境中十分活躍,整個課堂氣氛被帶動起來,使被動學習的小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中,盡情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改變數學認知,提高學習興趣
以前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是片面的,認為數學就是符號、定理、法則、運算的結合體,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未必能夠提高數學成績。數學難學的思想在很多學生心中已經根深蒂固,而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讓小學生對數學有了新的認識。教師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向小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改變了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小學生成了課堂教學真正的主人,產生了學習的興趣,打消了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和排斥心理,愿意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提倡學以致用,提高應用能力
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過分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解題能力的培養,使得小學生即便掌握了數學知識,也只是會做題,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僅停留在紙上,也違背了數學教學的初衷。小學數學生活化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品質,讓小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小學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上充分發揮主動性,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知識,并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不僅提高了小學生的應用能力,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也讓小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有效措施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數學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不同于成人,抽象思維還未形成,對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點都不能透徹理解,容易造成學習的困擾。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情境,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帶給小學生更廣闊的數學資源,開發小學生的潛質。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身邊熟悉的數學現象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小學生進入角色,使小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使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親切感,激起小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欲望。在很多學生看來,數學是一門枯燥的學問,其實不然,數學學習是充滿樂趣和刺激的探索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借助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利用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把真實的生活情境模擬出來,讓小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幫助小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鞏固數學基礎。教師還可以帶領小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感受數學,為小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創造機會和條件,提高小學生的實踐技能。在實踐的過程中,小學生積累了更多的生活經驗,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主動探究數學規律,把數學知識實踐化。
(二)優化教學內容,強化數學運用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并將其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上,優化、充實教學內容,拓寬小學生的視野,豐富小學生的學習體驗。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把小學生熟悉的、蘊含數學知識的生活實例作為數學教學的案例或作為教學的背景導入新知,消除小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陌生感,拉近數學與小學生的距離,誘發小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深挖教材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研究和創新,摒棄教材中缺乏生活氣息、脫離小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并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取而代之,將數學知識寓于小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內容中,鍛煉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使小學生用數學頭腦想問題,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按照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整合,用一個生活案例或一個生活情境引出多個知識點的學習,幫助小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使數學學習更科學、更有條理,也深化了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強化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設計的課堂練習也要具有生活特性,課堂練習的設計應以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出發點,把數學問題融于小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原型,這樣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使其獲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