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玲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教育者教學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學生全面培養與發展的要求也越來越明確。基于強化小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實現其綜合發展的目的,小學語文課堂上要強調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通過情境創設和課堂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實現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與強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3-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3.063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課堂教學不僅要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長。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實現其綜合素質提升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實現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現狀及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提出的新要求與教學目標。從其實際的教學意義來說,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個人成長與未來發展三個方面。首先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說,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出于學生形成長效學習能力的需求。強化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專注度與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其次從學生的成長角度來說,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實現其全面發展的要求。最后從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層面來看,培養問題意識主要是為了滿足當前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普遍具備問題意識的前提下才能夠追求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但是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說,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問題。除了學校和教師未能實現態度上的完全轉變之外,還由于其缺乏深入理解和系統學習導致所用的教學方法效果不明顯,存在形式化的問題。這些都是影響小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現狀,阻礙課堂教學實現徹底轉變的重要因素。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強化學生問題發現意識
問題意識的培養對于小學生學習、成長和現實生活、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關注并且達成的重要教學任務。而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從引導學生具備發現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做起。所以教師需要借助創設情境的方式,針對小學生提出問題、描述問題的意識與確定關鍵問題的能力進行重點培養與強化。
1. 提出及描述問題意識的培養。提出問題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起始性環節,也是關鍵。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問題意識實際上是指學生在認知與學習過程中對于復雜的、疑難的知識內容產生的自我懷疑與困惑的心理狀態。對于這種心理狀態進行良性的積極的引導有助于學生以更加主動積極的態度面對知識,參與課堂教學。而實現這種積極引導的基礎性的要求就是教師對學生問題發現意識的引導。
只有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地描述問題,才能夠將自己的困擾轉化為可解決的問題,而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為問題的提出與發現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以動態化、具體化的方式將知識內容進行呈現,從而為小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提供便利。只有在學生對知識有所理解的前提下,學生才有發現問題的條件。同時教師還需要設計學生參與情境展示的活動,開展分支性的問題情境展示,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并且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以及在情境中的表達強化其問題表述的意識與能力。
2. 確定關鍵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關鍵性問題的識別與確定的意識與能力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之所以強調學生對關鍵性問題的確定能力,主要是因為關鍵性問題才是有價值的,能夠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起積極作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蓋澤爾斯主張將問題分為三種類型:呈現型、發現型與創造型。呈現型的問題是教材中已經給出或者由教師提出的,有既定答案的問題,從問題意識培養的角度來說屬于無意義的問題。而發現型與創造型問題則是需要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思考的問題,是學生思維能力與創造性、創新意識等的體現。所以強化學生確定關鍵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就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地關注發現型與創造型的問題,減少呈現型問題的提出,真正實現學生有效問題意識的培養。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尤其是閱讀教學的內容,在設計情節與故事展開的過程中有所引導,盡可能將呈現型問題在情境中直接展現。而針對學生可能提出關鍵問題的部分,則需要在情境中給出簡單的提示或者作出鋪墊。尤其是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初步階段,教師需要借助情境給出學生發現問題、找到問題的信號,進而逐步引導學生學會判斷問題的價值,強化其在提問過程中鎖定關鍵的能力。因此借助情境培養學生確定關鍵性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方式。
(二)課堂互動,強化學生問題分析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實現學生問題意識的強化,還需要教師采用課堂提問與互動的方式。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強化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只是整個過程的起始環節,實際的教學重點在學生問題分析意識與能力的培養上。在包括發現問題、梳理問題、解決問題三個主要階段的問題意識培養過程中,梳理問題是承上啟下的環節,也是最終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也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環節。而學生要具備梳理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就是要強化其問題分析的能力。
1.問題邏輯分解的意識。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對問題進行邏輯分解。之所以強調這一步驟與能力,主要是因為小學生針對知識內容所提出的問題是無序的,是基于其現實困惑與需求的,但并不具備問題本身的邏輯順序與層次。而要實現問題的解決,則需要理清問題的邏輯層次,從淺層的問題與困惑出發逐步深入,在層層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內容的切實掌握。因此強化學生對問題進行邏輯分解的意識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