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萍
摘 要:愛玩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是小學生日常活動的主要開展形式。積極有效的游戲活動,能夠對學生智力以及心理發展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并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和體驗,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游戲活動和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可以活躍教學氛圍,強化英語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語教學中來,對于優化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文章探究了小學英語游戲化教學的主要路徑和形式,旨在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培養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1-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1.067
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為其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英語教學和游戲活動的有效融合,能夠使英語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而且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一、小學英語游戲化教學重要性分析
游戲化教學形式,就是要實現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的有效融合,把單調的教學活動轉化為充滿活潑性以及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以滿足學生的游戲愛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寓教于樂,寓教于玩。
(一)吸引注意力
活潑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非常容易出現走神或者是開小差等現象。因此,要利用學生喜聞樂見且極為感興趣的游戲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游戲活動和英語教學的融合,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到游戲教學活動中來,在游戲過程中完成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1]。
(二)鍛煉表達能力
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教師要結合具體情況開展英語游戲教學活動,為學生英語交際創建豐富的情境,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小學生的互相溝通,鍛煉英語口語表達的勇氣,培養其語言能力。此外,在英語游戲教學中,還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拉近師生關系。
(三)強化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是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很有幫助。在實際開展英語游戲化教學活動中,通過游戲環節的設置,可以引導學生相互幫助,互相配合,一起努力完成游戲任務,達到學習目標,從而提升其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
(四)提升教學水平
在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活動中包含著很多智力元素,能夠在游戲過程中開發智力,增長知識,并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其身心全面健康發展,使其在學習中體驗到樂趣。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可以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強化知識記憶,在游戲過程中開展美育,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
二、游戲化教學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在開展英語游戲化教學時,教師要設置合理的游戲活動目的,把游戲內容與形式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突出對英語教學難點和重點的體現,充分挖掘游戲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二)趣味性原則
在進行游戲活動的設計時,教師要保障游戲環節的趣味性,能夠引發學生的參與興趣,盡可能地讓學生全面投入其中,并在游戲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適度性原則
游戲化教學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因此,在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掌握適度性原則,不能過于娛樂化,導致學生沉浸在游戲中而忘記學習這一本質目的。此外,游戲活動的難易度要適中,要充滿創新性和挑戰性,能夠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積極參與進來。
(四)紀律性原則
為了保障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教師在設計及組織游戲活動時,要注重制定一定的游戲規則,引導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遵守這些游戲規則,保持一定的紀律,確保游戲活動的有序進行。教師要在游戲之前向學生講清楚游戲規則和具體的玩法,在游戲過程中要適度調控游戲進程,防止出現違反游戲規則的現象[2]。
(五)激勵性原則
教師要制定一定的激勵機制,對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認真觀察,并以此為依據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激勵和鼓勵,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強化其自信心。
三、游戲化教學路徑
(一)游戲設計和教學內容相結合
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內容時,要充分融入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豐富教學形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內容以及實踐應用等,強化知識鞏固,探索英語教學新方法。
(二)綜合利用輔助工具
小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性思維還不成熟,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英語基礎知識很難理解和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適當的教學工具,如圖片、實物、多媒體設備等,輔助游戲活動的開展,把抽象性的知識轉化為形象化的事物,幫助學生構建英語知識思維,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活躍性的提升[3]。
(三)利用歌曲活躍氣氛
小學生好玩愛鬧,上課后很久其思維才能真正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因此,在英語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唱英語歌曲,吸引其注意力,使其思維全面投入到學習中來。利用英語歌曲進行課堂導入,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其開展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和歌曲相對應的手勢動作,邊唱邊做手勢,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歌詞接龍游戲,讓學生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歌詞接龍比賽活動中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學生營造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