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高中地理教學也隨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其主要變化體現在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將學生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發展作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斷提升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學生在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地理思維、培養核心素養。該文通過一系列教學實踐,展現了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滲透,以及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中地理 ?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4(c)-0131-03
The Embodimen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re Literacy i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YANG Wenbing
(Wuwei No.18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Gansu Province, 73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The main changes are reflected in the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the teaching focus,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group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team consciousness, and students can explore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s,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geographical thinking and cultivate core literacy. Through a serie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shows the penetration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re literacy i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re literacy in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re literacy; Group cooperation; Teaching strategy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主動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盡可能地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高中地理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其學習狀態,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對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的氛圍和機會,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模式中自行分組,進行合理的分工,科學地安排任務,通過討論、總結等環節解決課堂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而提升高中地理學習的有效性。
1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高中地理核心素養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需要將其滲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學生思維能力、地理素養、綜合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學習的重心從“會解題”逐漸向“能應用”轉變,通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提高其在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智慧,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多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不斷查缺補漏。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第一時間去攻堅克難,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大大提升。在小組合作中學習時,教師需要自覺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給予了學生獨立發揮的空間,學生既可以在合作中滿足其個性化的發展需求,又可以兼顧團體的平衡,這樣學生的地理學習就能夠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有效提升其地理核心素養。
2 ?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應用策略
2.1 小組合作中提出問題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然后學生再進行合理的分工,每個人在拿到相應的分工之后進行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重難點知識或者學生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就可以在小組學習中及時提出問題,共同進行探究。在小組合作當中“提出問題”的環節十分重要,它體現了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學習深度,一個有效的問題勝過千百個好的答案。對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不斷提出有價值、有深度、有思考的問題。
以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章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學習《常見天氣系統》這一小節的時候,為不同的組別分配相應的任務,如有的小組會分配到“鋒面系統”,有的小組會分配到“低壓和高壓系統”。在給學生分配完大任務之后,學生就可以在組內根據每個人的學習習慣、學習特點,以及擅長方面的不同,再進行細致的劃分。教師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在鋒面系統的學習中,有小組進行這樣的劃分:A學生負責講解鋒面及鋒面附近天氣,并用圖像形式為其他組員講解基本的概念,B學生負責冷鋒對天氣的影響,C學生負責講解暖鋒及其對天氣的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發現經過第一輪的思考之后,學生能夠把冷鋒、暖鋒和鋒面系統的基本概念整理清楚。接下來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就有學生逐漸提出了問題,如:冷鋒過境前,市區的天氣狀況如何?冷鋒過境的時候,市區的天氣狀況如何?冷鋒過境后,市區的天氣狀況又是如何?在這3個問題提出來之后,學生合力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冷鋒過境前,暖氣團控制市區,氣溫高,氣壓低,濕度高,天氣晴朗。在合力解決完一個問題之后,后面兩個問題學生也能夠很快進行推測,通過畫圖分析和推理的方式回答冷鋒過境時和過境后的天氣情況。在學習完了冷鋒系統以后,學生再進一步提出問題,探究暖鋒過境前、過境時和過境后市區的天氣狀況。在提出這一系列的問題之后,學生發現,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大家的學習思路越來越清晰,也逐漸抓到了重點知識點。通過提問的方式,學生逐漸明確了學習的節奏與方向,學習的效率也有所提升。教師需要對學生認真思考,積極主動提問,善于提出好問題的這種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贊揚。
2.2 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會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在提出問題之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有效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一系列的突破,提高自己實際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也能夠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難時,便可以與他人進行合作,協力高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學生還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這樣就能夠提高高中地理學習的有效性,提升高中地理學習的核心素養。
以必修二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學習為例,這一章節的知識點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從市區到郊區,會選擇居住在哪里、為什么會這樣選擇、有哪些考慮因素等。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善于運用圖例的方式進行分析,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有理有據。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為出發點,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選擇。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學生發現自己對于城市等級的定義和服務功能有一些模糊,因此不能夠很好地利用圖例分析市區和郊區的優勢。對此,學生可以在組內提出問題,并廣泛收集他人的意見,借用他人的眼光進行探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找出了影響選擇的因素,如學校離市中心的遠近、房價的高低、個人收入和個人興趣愛好、交通是否便利、住宅區與位置環境、服務設施等方面。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大家集思廣益,盡可能多地找出了相關影響因素,學生便可以直接以影響因素為出發點來判斷自己的選擇,最終通過有效的分析解決了這一問題。
2.3 小組合作中創新學習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時,也為學生創造了思想碰撞和交流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在合作的過程中也能夠擦出別樣的火花,不斷創新學習模式,探究高效的地理學習方法,鍛煉自己的合作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對此,教師需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的機會,適當給予學生一些自主發揮的空間,激發學習的熱情。
以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這一章節的學習為例,在這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升其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全局意識。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和總結,不斷學習他人思維當中的閃光點,學習他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以此來完善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發現在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和創新發展的空間之后,不少學生都展現出了具有創造性的一面。如有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僅僅是通過課本的學習以及圖片的了解,還是不能夠很好地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以及整體性與差異性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對此,有的學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由于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自己一些個人化的興趣點與這一章節的內容相關聯,有提前準備相應的材料進行說明。緊接著,學生拿出了一張地圖,在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示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學生通過地圖的講解,讓其他人直觀地感受到了整體性與差異性所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的學生建議將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起來,為其他的學生推薦了一些優質的網站和網頁資源,并分享給其他的學生,讓大家在課后的時間進行學習,然后相約在線上進行交流。不少學生在利用互聯網絡資源進行學習之后,通過音頻、視頻還有雜志等相關資料,極大地開拓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個人的知識儲備,最終有效掌握了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與差異性的相關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
2.4 小組合作中評價反思
評價與反思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能夠在學習完該堂課的知識之后,通過有效的自評和互評,發現自己在小組合作當中的優勢和劣勢,并且進行及時的個人總結,在每次小組合作過程中都能夠最大限度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樣,學生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循環,提高其學習的自覺性和有效性,最終提升其地理核心素養。
以必修三第三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這一章節的學習為例,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習了《能源的開發》以及《河流的綜合開發》。但是教師發現,不少學生在《河流的綜合開發》這一小節上面,對案例板塊的學習效果并不是十分良好。對此,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進行評價和反思,利用自評和互評,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并且通過總結、討論和交流彌補這些不足。
3 ?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主動提出問題,并在團隊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的能力,還能夠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手段,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其自主探究的精神。
參考文獻
[1] 陳自科.核心素養下“互助式”合作學習在中學課堂中的實踐創新與研究[J].小品文選刊:下,2020(3):1-2.
[2] 魏帥,李爽.地理核心素養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體現[J].中外交流,2018(23):86-87.
[3] 段夢潔,衛海燕.地理核心素養在教學實踐中的體現——以湘教版教材“水循環”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20):39-41.
[4] 李誠.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地理合作學習初探[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9(5):26-27.
[5] 陳開元,沈國興.高中地理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163.
[6] 楊玲霞.學會合作學習構建探究課堂——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2):22-23.
①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核心素養體系下的高中生課堂合作學習策略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S[2020]GHB3647)。
作者簡介:楊文兵(1982—),男,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