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
摘 ?要: 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的許多內容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都有著重要作用。本文認為,學前教育學教學在教學課程中缺乏實踐性,教師缺乏理解教育對象的發展規律的能力。因此,結合這一特點,通過促進教材與培養目標的協調,實施案例教學法,建立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并且在課后組織實踐作業,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基礎教學;實踐能力
一、 引言
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的許多內容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根據學生的發展規律以及教師的教學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同時也對加強和改進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幼兒教育學基礎教學現狀
(一)缺乏必要的實踐性
《幼兒教育學基礎》一書是學前教育中的初級課程部分,涉及面很廣,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幼兒教育理論和基本知識、幼兒園教育中的各種要素、幼兒園教育中的適當實施策略。全書以漸進的方式,將這三個方面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以這三個方面為主干的幼兒教育體系。三個方面的內容,主要是理論知識、教育教學方法,與實踐內容聯系較少,因此,就幼兒和學前教育而言,該門課程的教學缺乏實踐教學活動的融入。
(二)教師忽略了幼兒的發展規律
《幼兒教育學基礎》一書的目標是幼兒學生。根據幼兒學生的特點,對兒童教育、幼兒園教學等方面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幼兒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適當手段,將教材進行合理地組合并以此設計教學活動,減少教育中的難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的發展規律也在發生著變化,因此簡單的理論知識,無法使教師很好的掌握幼兒的發展規律,阻礙了幼兒實踐性的提高。
三、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
(一)教材與培養目標統一
為力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教師應巧妙地將教材與學生培養目標相結合,使教師了解實踐對提高教學能力的作用,同時使教師明白培訓標準的內容包括人際關系和崗位關系技能的培養。因此,在幼兒教師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培養目標充分結合起來,開展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對孩子們進行德育訓練,比如多參加繪畫、手工等實踐課程,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將這些方法正確地運用到學校學生的道德教育中,使學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教育學生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道德意識。這種教學方法能夠達到教材的目標和學生的培養目標,最終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二)開展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將學生周圍的人與物相結合,模擬生活案例教學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嘗試獨立發揮不同的作用。因此,案例研究方法在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案例教學法可以有幾種方法:一是教學的系統整合案例。教師必須系統地整理幼兒和學前教育相關案例,如學前教育案例的收集和日常生活案例的整理。其次是案例分析,在收集到的案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案例分析。通過講解幼兒教育案例,讓學生通過教材了解案例,指導學生正確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案例的過程中,應正確運用教學中所學的基本知識材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對作品的看法。然后根據總結以及對案例的復習。構思與復習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一門不可缺少的專業科目.教師既要總結案例,又要及時分析,找出差異和問題。在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的態度總結學生的反應,而不是傷害學生的自尊。案例的總結和復習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深化,而且能有效地管理知識的深化,對提高學生的實踐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校內外實訓結合促進幼兒實踐能力
校內外實踐訓練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教學使學生有時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實踐教學卻充滿了無盡樂趣。學校和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內外培訓基地。
一是建立校內培訓基地。可以將教室轉換成一個模擬幼兒園鍛煉的實訓空間。一般來說,可以采取模擬老師,其他孩子輪流模仿學生的方式進行。也可以讓孩子們充分想象在游戲中模仿自己的各種表現和表情的特點。通過游戲教學,使學生深刻感受兒童的情感,認識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內容的重要性,提高實踐能力。
二是建立校外培訓體系基地,一般是以離我們學校近的幼兒園或與學校聯系緊密的幼兒園為基礎。這類幼兒園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這所學校應該為學生建立一個培訓基地。另一方面,教師應指導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到幼兒園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去。
(四)布置實踐性的作業
作業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節課結束后,教師應布置一些實踐作業,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一是提供研究家庭作業。家庭作業有助于學生獨立地學習問題。根據學習問題的過程,學生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積極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例如,教幼兒園和家庭、社區合作內容,可以安排一些家庭作業給學生在家訪,讓學生在完成信息后可以學習和見面。通過鍛煉,學生們利用他們所學的不被注意的知識來提高他們的研究意識,用大腦思考問題,并利用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分析實際問題。因此,促進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而是布置實踐性作業。比如,幼兒園教學環境一旦完成,讓學生審視當前幼兒園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教師提供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們能夠從中得到解決能有效地思考然后進行改進。第二個是學生可以設置一些實踐性作業,班級可以分成幾個小組,這樣每個學生就可以進行多項實踐。針對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集體討論可以采取總結和研究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表現。
四、結論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努力提高工作經驗。老師要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發展實踐教學方法:學生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效提高幼兒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指導興趣,不斷發展,彰顯其實踐能力,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薛娟.幼兒教學中提升幼兒實踐能力的策略初探[J].學苑教育,2018(15):86.
[2]關雪梅,徐海濤.幼兒園信息化教學改革策略淺析[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4(02):59-60.
[3]王利娟. 幼兒園生活活動中的隨機教育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