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穎林
摘要:中職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很多事物尚未形成正確的看法,再加上互聯網環境日益復雜,學生對信息不知如何取舍,低俗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腐蝕了中職學生的心靈,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了一定阻礙。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中職德育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 中職學校? 德育? 挑戰
德育在學校的教育體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職學校,更應該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設。為此,中職學校必須重視德育工作,才能夠滿足新時期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早已跳出了傳統模式,知識理論型的人才與社會發展不符,現階段更需求高素質、高水平的全能型人才。中職學校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現代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道德素質的提升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障。中職學校需要及時發現德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方向和教學方式,有效落實德育工作,提升中職學校德育水平。
一、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
1.中職學校特色教育對德育提出了新要求
現階段的中職學校更加注重自身專業特色的體現,尤其是專業內涵的提升,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學更加符合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中職學校需要以服務為宗旨,將技能教學作為核心理念,為產業所服務,依托產業進行辦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具有就業優勢,實現終身教育的目標。中職教育必須服務于建設、生產、管理,中職學校需要及時根據市場所需調整教育方向。當前的職業教育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職業教育特色化是中職學校追求的目標,德育必須適應職業特色教育的趨勢,才能夠促進中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2.網絡化發展對德育帶來了沖擊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日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沖擊,網絡等新媒體的發展勢頭強勁,互聯網上的信息十分豐富,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也更為便捷。同時,網絡給學生提供了學習和娛樂的新方式,互聯網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一些低俗文化和有害信息在網絡上肆意傳播,這對青少年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很多事物尚未形成正確的看法,不知如何取舍信息,低俗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腐蝕了中職學生的心靈。雖然中職學校一直在進行正面教育,積極地引導學生,可是在學校教育和網絡不良信息的斗爭中,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思想發展會偏離正常的軌道,成為互聯網的附屬品。除此之外,網絡環境十分復雜,網絡的公開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征加大了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難度,給中職學校德育的開展帶來了挑戰。
3.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
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很多中職學校在招生時呈現了擴招趨勢,很多學生都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才會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學習,學生的學科基礎較薄弱,學習能力有所欠缺。這并不是說這些學生毫無優勢,中職學校的學生在社會接觸能力、應變能力、相關技能的學習和應用方面的能力,與接受國家普通教育的高中生并無差異,教師不能認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就是差生,只能說中職學校的教育是對學生的再教育。中職學校年年擴招,大規模的招生導致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所降低,導致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難題。如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探究問題的興趣不足,無法適應嚴格的管理制度,這些都對德育工作的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新形勢下中職學校開展德育的應對策略
1.注重網絡德育的開展
傳統的德育模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德育工作者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認識到互聯網對德育產生的影響,在進行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攻占網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中職學校必須重視校園網的建設,加強校園網的管理,規范網絡內容,防止不良信息在互聯網上傳播,從源頭上杜絕不良信息的傳播。除此之外,中職學校需要對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德育工作,網絡德育需要結合互聯網的時代特征,幫助學生樹立網絡道德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個人網絡道德規范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為此,德育工作者需要教會學生分辨網絡信息的真假,不能用網絡傷害別人,也不要受到他人的傷害,學生要科學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在上網時受到道德規范的約束。
2.建立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德育工作體系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在于學生的職業養成,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確保學生在今后的就業過程中擁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開展實訓,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評價過程中,教師必須擺脫傳統評價模式中只看分數的束縛,根據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發展特征制定考核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包括文化課的考核,還有符合學生未來就業的職業能力標準,考查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對于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問題的處理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進行職業道德和德育的考核,這樣的考核制度能夠促進學生提升綜合能力。中職學校必須將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立足學生實際,做到以人為本
當前的教育提倡以人為本,教師需要始終將學生放在核心地位,尊重學生的意愿,滿足學生的發展所需;需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承認學生的創造性,積極開發學生的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經歷了中考失利的打擊,學習信心較為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夠強烈,單一的學科評價,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始終處于一個失敗者。在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以人為本可以體現在教學方式上,教師需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開展師生互動,讓學生做好課堂學習的主人。
教師需要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對于學生關心的就業、助學等問題,可以及時進行指導。這樣,學生才能夠安心學習,積極投入德育課堂中,將德育變成自己生活與學習的一部分,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4.注重實踐教育的開展
中職學校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中職學校的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職業性,教師需要注重開展實踐。德育對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和思想情感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可以理解為增強學生情感和規范學生實際行為的過程。由此可知,德育其實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實踐是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職業道德理念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關鍵,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需要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中職學校必須明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將實踐教學放在教學工作的重要地位,處理好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積極開發教學資源,合理利用相關資源,不斷優化教學內容,積極調整教學結構,最重要的是規范實踐活動,建立健全相關保障機制,充分落實實踐教學,利用實踐教學帶動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在今后的崗位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實現中職教育真正的意義。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分析中職學校德育面臨的挑戰和策略十分必要。德育可以說是當前教育發展的核心,所以中職學校必須重視德育,及時發現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培養學生較高的思想道德品質,立足學生實際,探究德育的內容和途徑,促進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春雁.新形勢下中職德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黑河學刊,2010(9).
[2]焦雄偉.論中職德育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提高[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5).
[3]韋恩豪.“友善用腦”理念在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17(7).
[4]李華芹.論新形勢下中職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5).
(作者單位:文縣職業中職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