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輝
摘要:興趣是音樂教學的法寶,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的動力。高質量的音樂課堂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而是要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本文以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闡述了影響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因素,并提出了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包括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組織學生角色扮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設計妙趣橫生的游戲活動,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等方面,旨在從根本上改變無趣低效、似趣無效的教學現狀,使教學不再局限于形式,各個教學環節都充滿“趣”“樂”“質”,讓學生在玩中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 趣樂課堂? 教學模式? 策略
一、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音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探索越來越多樣化,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有的課堂環節設計得非常緊扣,內容也十分豐富,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好比在吃一塊十分難以下咽的蛋糕;有的課堂教學方法多樣,趣味性較強,也十分熱鬧,但課堂效果不理想,且學生難以維持課堂紀律。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以便真正提供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生喜好的音樂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收獲知識、情感和能力,不斷提高音樂素養。那么,音樂教師應如何構建趣樂課堂教學模式呢?下面,筆者探討了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
二、影響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因素
1.陳舊的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總是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沒有融入趣樂性的教學因素,導致學生主動融入音樂學習的難度較大。另外,小學是學生接觸音樂學科的初始階段,此時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藝術思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音樂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如果堅持運用陳舊的教學觀念,會導致大部分學生對音樂學科缺乏學習興趣。
2.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普遍對課堂秩序的要求比較嚴格,與學生之間的相處模式也體現出以教師為重的特點。然而,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與趣樂教學模式的構建是不相符的,且與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相矛盾,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影響了學生參與學習和思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難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忽視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從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來看,部分教師仍然比較重視理論教學,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導致學生只能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學習中不會有過多的思考。然而,學生如果缺乏邏輯思維,那么即使付出再多的時間與精力,藝術素養、感悟能力也很難有所提高。所以說,教師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會局限學生的發展。
三、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策略
趣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是小學音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教師要全面把握“趣”“樂”的內涵和教學路徑。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根據音樂課程和學生的特點,科學設計教學策略,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1.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抵達成功彼岸的帆船,是跨越險灘急流的橋梁,是激勵人不斷攀爬知識高峰的云梯。只有當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興趣之后,離成功才能更近一步。因此,在小學音樂趣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音樂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教師要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情境導入新課:“你們知道中國的國旗和中國的國歌嗎?”因為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都可以回答出來。接著,教師再次提問:“升國旗、奏國歌一般是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學生會思考、討論和回答這個問題。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能讓學生對國歌的學習產生興趣。其次,教師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MV,讓學生在聽和看的過程中,感知歌曲中的情感。在學生聽和看之后,為了進一步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可以邊彈邊唱歌曲,并讓學生說說這首歌曲的創作者和創作的背景。再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描述,完整地講述故事。最后,教師要學生有感情地學唱,學唱方式可以多樣,如個體唱、小組唱、全班唱等。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都處于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學狀態之中,學生傾聽、欣賞、學唱和感悟了歌曲,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之情。
2.組織學生角色扮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通過調查以往的教學數據可以發現,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充分感知音樂作品的美和魅力。但在實際教學中,較多小學生在音樂學習時都存在興致不高的情況。為了改變這種教學局面,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性較高的角色扮演這種教學方法,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時,教師可以有效運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我們今天已經學習過了《蝸牛和黃鸝鳥》的歌曲,歌曲中描述了一個什么故事,故事中涉及幾個人物?”在學習歌曲之后,學生清楚地知道了,歌曲中有蝸牛和黃鸝鳥兩個可愛的小動物。當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回答后,學生會感到非常高興、興奮。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角色扮演時演唱歌曲。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比較多樣,如男生扮演黃鸝,女生扮演蝸牛,或者對座位從左右中間劃分,左邊的學生扮演黃鸝,右邊的學生扮演蝸牛等,讓學生在分角色演唱中,感受歌曲的歡快節奏、活潑情緒,感知小動物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在本節課教學中,教師利用角色扮演這一教學形式,讓學生進入對知識的探究、對情感的感知中,并且以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推進,最大限度地強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3.設計妙趣橫生的游戲活動,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7至13歲的小學生對游戲十分感興趣,在開展趣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游戲教學的價值,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經驗和喜好,設計出妙趣橫生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教學氛圍中,提高課堂參與度,為學生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時,教師可以設計“填詞游戲”。首先,教師讓學生說說小蝸牛最終是否吃到了葡萄。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創編歌曲,并開展填詞游戲。在填詞之時,學生必須圍繞“秋天葡萄成熟了”這一主題。其次,教師應給予各小組充分的時間編寫歌曲。在各小組創編歌曲時,教師需要走進各個小組,了解他們的創編情況,及時引導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要讓各小組輪流匯報、展示自己小組的創編結果,教師評選出最活潑、最生動、最朗朗上口的歌曲,給予“創編小冠軍”的稱號和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的方式既能夠肯定表現最好的小組,又能夠讓其他小組的學生向他們學習,保持創編的熱情。
在連續的幾次教學之中,筆者通過精心設計與科學實施妙趣橫生的游戲活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對學生音樂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十分有利。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能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愉快與高質的學習狀態,這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分有利。因此,教師需要了解影響趣樂教學模式構建的因素,加強對創新音樂趣樂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真正發揮音樂課程對學生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慶.小學音樂教育中趣味教學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9(10).
[2]周雅.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
[3]王璐璐.小學音樂課堂中趣味教學的開展研究[J].才智,2019(27).
[4]鄭杰.論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9(3).
[5]于亞平.小學音樂課堂唱歌教學中的趣味性策略探討[J].中國民族博覽,2018(10).
[6]錢思瑾.開展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6).
[7]楊飛美.小學音樂趣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3).
[8]李俊英.融“趣味性”教學于小學音樂課堂[J].學周刊,2021(13).
[9]王曉丹.趣味教學構建音樂課堂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4).
[10]張亞紅.“趣味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藝術評鑒,2020(18).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莆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