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學校教育制度下的教學形式也在改革和創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是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傳統數學教學中的不足,探究了當代數學教學的方法和實例,希望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方法? 實例分析
一、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不足
1.應試教育和功利教育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阻力
在實際教學中,受應試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影響,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機械式的學習思維,讓學生的創新能力被刻板思維所消磨,對學生的長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念相對陳舊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能夠較為透徹地理解和分析數學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念陳舊,教學方式相對單一,課堂教學氛圍相對沉悶,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缺乏學習興趣。
3.教材內容知識相對松散,導致知識之間的銜接出現問題
初中數學教學常見的問題之一便是教材內容相對松散,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需要反復學習和記憶聯系性較高的知識內容。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還消耗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遇到較大阻力,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4.未能對學生的心理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和總結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心理對學習質量有著直接影響。部分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缺乏對學生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只關注優秀學生,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和教師存在抵觸情緒,甚至自暴自棄。
5.對銜接教學關注不充分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盲目開展教學工作,可能導致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失去信心,對新知識理解不到位,學習成績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1.結合信息技術充分總結教學經驗
在信息教學時代,網絡資料為拓展教學方式提供了豐富資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網絡資料,有效創新教學形式。如在教學“設計制作長方體的包裝盒”時,教師可以從長方體的體積、面積、成本等方面進行考慮,通過信息技術開拓學生的設計思維和想象力,促使學生將幾何知識學習和現實生活進行充分聯系,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思考維度。
2.做好知識之間的有效銜接,降低數學教學難度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有效銜接能夠降低教學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不僅要系統分析初中數學知識,促進相關教學內容的整合發展,還要對小學和高中知識有所設計,有效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
3.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解構教學問題,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狀態,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保持積極態度。
4.情境創設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有助于學生的思維保持敏銳,使學生和教師形成更默契的配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5.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必要的學習方法和思辨思維,促使學生能夠不斷反思和總結數學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自信。
6.促進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課后積極的求教和討論。遇到問題時,應及時解決,避免學習問題的長期積壓,對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耐心造成不良影響。
三、結語
雖然初中數學教學難度有了一定提升,但根本的教學問題是教學環境的改變、學生壓力的增加。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兼顧心理和知識教學,幫助學生有效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卞家海.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及其實例解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2).
[2]樊艷芳.案例教學及其在中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1).
(作者單位:湖南省安鄉縣深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