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保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家長逐漸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久而久之就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得學生的體質普遍變差,這與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的鍛煉有關。鑒于此,本文分析了利用體育競賽提升初中體育與健康教育水平的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競賽 ? 初中體育 ? 健康 ? 教育水平
一、初中生身體素質下降的原因
1.溫室效應下生活習慣
首先,初中生偏好油炸、辣條、可樂、方便面、薯片和餅干等營養不足的食品;其次,受互聯網的影響,學生對手機愛不釋手,尤其是網絡游戲和單機游戲,還有熱播電視劇等。久而久之,學生睡眠不足,能量攝入偏多,缺乏足夠的運動時間,身體素質逐漸下降。
2.課業繁多,學習壓力大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由于科目多、時間緊,加上有的學校夜課放學晚等原因,文化課的學習使得學生腦力疲勞,懶于進行體育鍛煉,逐漸養成了不喜歡動,沒有愛好的習慣,導致身體素質逐漸下降。
二、利用體育競賽提高初中生身體素質
1.以體育競賽的方式,引起學生對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視
初中是一個過渡時期,初中生在打好理論基礎的同時,也要有健康的體魄。一方面,初中的教學不是很緊張,學校可以適當安排一些體育課,讓學生勞逸結合,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積極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鼓勵那些體質比較差的學生參加體育競賽。
2.利用競賽教學法,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個體競賽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群體競賽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凝聚集體的智慧,達到互補的目的。兩種競賽以群體競賽為主,個體競賽必須融入集體之中。由于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教師對學生的分組要趨于合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育鍛煉中找到存在感,均衡每一組之間的實力,讓各組之間保持良好的競爭關系,還要保證競爭更加激烈和平衡。
3.通過體育競賽活動,給學生創造價值觀教育的契機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體育比賽或者融入體育比賽案例等形式,進行愛國主義價值觀教育。首先,在指導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時,由于初中生的整體身體素質比較好,活動能力較強,所以教師每周安排四次訓練、一次比賽是比較合理的;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態,合理安排課堂內容,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感受自己身體狀態的變化;最后,教師要舉行班級內的比賽、班級與班級間的比賽,以及代表學校與其他學校進行比賽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更多的比賽訓練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價值和力量,磨煉他們的心性,讓學生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考量自己的行為,提高團隊凝聚力。
4.以體育競賽的方式,融洽學生與教師的關系
在現代初中教育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避免因為緊張的師生關系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體育競賽指導時,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如在對學生進行個人體育競賽技術指導時,教師可以在講解體育技術后,結合自身經歷,與學生交流體育競賽中的心得,提高教學效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5.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學內容
體育不是一門獨立的科目,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心理健康的相關內容融入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運動的信心。如在長跑過程中,部分學生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而如果教師融入心理健康教學,能夠極大地改善這些問題,讓學生克服內心的恐懼,將體育運動作為挑戰,樹立信心,逐步突破自我,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技巧,從而提高身體素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體育競賽模式,教師可以培養初中生的體育運動意識和體育運動素養,讓學生了解體育的重要性,調動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讓學生對自身運動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據自己身體機能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新教學模式,重新審視體育這門學科的地位,引導學生樹立體育意識,全面優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有林.利用體育競賽提升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探析[J].成才之路,2019(9).
[2]范開會.利用體育競賽提升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8(2).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黃金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