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婷婷
【摘? ? 要】初中英語教學依靠的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投入,主要是教師多方面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掌握好英語教學的適度性,合理規劃上課的時間,爭取讓學生在一堂課中能夠將學到的英語知識最大化。精心設計課堂,為學生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于享受英語的課堂是教學成功的開始。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讓他們勇敢地將英語使用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去。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效率? 提高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0.043
國家教委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對英語教學目的、要求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認真學習新大綱,把握新大綱的精神,切實貫徹執行新大綱,必將促進英語教學改革,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新大綱對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目的規定為:“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更是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但不能只做一個“教書匠”,更要做個“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各個時期的心理狀態并進行及時適度的引導,讓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在中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獲得優勢,讓孩子從很小就開始接觸英語?,F在的孩子學習英語的年紀越來越小,但是很多孩子尤其是這種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的孩子,到了初中以后會感覺到很不適應,好像初中的英語課程和小學、幼兒園學的都不一樣了,這個問題值得初中英語教師們引起重視,積極探索合理有效地解決之法。
一、初中英語的學科特點
(一)記憶性
初中階段的英語需要學生記憶大量的詞匯短語和各種寫作句式,同時記憶單詞的固定搭配、語法規則、時態句型。為了寫好英語作文,還要記憶各類優秀的文章及好的表達方式。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初中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大量的記憶對于后期更復雜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二)差異性
英語本身與我們日常所熟知的漢語在說話方式上就有很大差異,而且,二者所承載的文化背景差異也明顯。英語和漢語在發音、語調、語法、詞匯和表達方式等方面對學生都有著不同的要求,例如英語的動詞有時態變化,漢語就沒有。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和思維方式,這就會使得英語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課堂上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心所有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教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權性,使學生樂于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在教師指導下積極操練英語,成為課堂的主人。認識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和特點,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目標更加明確,行為更加自覺,操作過程更加合理,從而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對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應用性
英語是當今世界最流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因此英語的應用性十分強。作為交流工具,熟練掌握英語就多了交流思想、獲得信息的途徑。初中英語對于熟練應用口語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今,在大街小巷,時不時會遇到外國人,日常交際時有發生。同時,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英語也在各類載體上頻繁出現,熟練掌握英語將會給學生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四)人文性
通過對初中英語不斷深入研究,可以發現,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一種語言,還包括不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英語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倫理、風土人情、地理歷史等各個方面,英語的普及可以向世界傳遞多元的文化和多彩的生活,具備很強的人文性。
二、初中英語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講授課程內容,學生的學習才能夠做到有所依據。學生在課堂上感覺吃力時,也可以參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教師的思路,所以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重視對教材的鉆研。在備課過程中,在不離開教材的原則下,英語教師可以參考其他書籍,對比相關知識點的不同之處,尋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對于相關教學方法,上課之前還可以與有經驗的教師多交流討論是否行得通,集眾人之長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一)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
1.教材的知識點和語法具有超前性和重復性。例如,英語中的八大時態,在初中的英語教材中就重點分析了六大時態,即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進行時。有些時態從一出現后,在以后的教材中就反復出現,并且有些時態要在以后的課本中才正式學,但在前一兩個學期就有出現。
2.教材注重東西文化的差異。隨著教學目標的不斷改革,英語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語言是交際工具,交際能力是“人與人之間運用語言進行信息、思想、感情相互交際的能力,即在真實情景中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苯浑H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認識能力、文化知識(包括跨國文化知識)、文體知識、情感因素和其他方面知識在內的知識和能力體系?!耙粋€人獲得交際能力,那就是說不但獲得語言的知識,而且還獲得語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規則。”可見交際能力不是單一的能力,它是由很多方面的知識,不同層次的能力融合到一起的綜合能力。在交際過程中,交際的各種要素處于不同的平面,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形成一種極為復雜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交際可通過口語和書面兩種形式體現出來。不管哪種形式,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都應該抓住,不能只強調口語忽視書面語,反之亦然,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按階段略有側重罷了。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有的教師只強調口語訓練而忽視了書面語訓練,致使學生學過的課文讀不出來,書寫中錯誤百出,這一問題應引起注意。
3.教材的對話與課文情景創設,更加貼近生活。目前的初中英語教材相較之前的版本,還增加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名片介紹的內容。通過名片的內容可以做多種與職業、地址、工作單位、電話號碼、傳真、電子郵件等有關練習,這些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經常接觸的情景,真實、實用,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教材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響應黨的號召,擴充了大量信息,思想性強。大致表現在關注西都大開發、注重科學發展、關注社會、關注環境發展等方面。
4.教材趣味性強。出現在初中英語教材上的話題新穎,生動有趣,增加了謎語、諺語、詩和幽默短文等內容,緊密貼近時代生活。當前初中學生學英語,由于使用新教材,學生的聽說能力有很大增強。但這種增強,似乎也有些虛假成分。例如,有的學生的聽說能力范圍只限于書本上的內容,把書上的內容稍加變動,便聽不懂說不出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語法問題沒有解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應當在備課的時候多加考慮教材趣味性的開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初中英語教材存在的不足之處
1.教材容量擴大,要求提高,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所使用的最新版的初中英語教材增加了語言輸入量,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體體現在詞匯量、練習與教學活動量、閱讀量等的增加。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大多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以一種很輕松的形式來進行學習,小學階段雖然會進行英語測試,但都是測試一些相對簡單的內容。但是從初中開始,英語試卷上的題型開始變的深奧起來,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都會故意設立相似項來迷惑學生,還要練習學生的聽力和寫作能力,所以初中英語考試的題型變得豐富起來,教師帶領學生需要練習的除了單詞之外,還有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聽力。
2.教材課本內容分配不均。學生所使用的最新版的初中英語教材的知識容量大是相比較而言的,但是各個知識點在課本中的分配不均衡。小學和幼兒園時期學英語就是聽聽英文歌曲,做做英文游戲,或者課本上出現小明和他的朋友們的對話,讓學生為小明寫封信出出主意,大多數情況下接觸到的就是這種形式。但是初中課本上逐漸開始用英文來認識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這就在思維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生和英語教師的英文知識有了更高一層的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學習英語的語法,記憶更多的詞匯和短句,還要去學習英語的思維方式,善于用英語的思維方式來進行閱讀和思考。所以在教材課本上體現出來的內容分配會有不平衡現象。
三、初中英語的教學方向
英語作為文科類學科,有著文字學科的特點,卻也要摒棄完全文字學科的教學方法。初中英語教學要遵循多操作練習,少語法教學,真正做到精講多練?,F行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要淡化語法教學,注意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學習策略的養成。反復操練是掌握與實現這一學習目標的方法和重要途徑。
(一)加強基礎認知和基礎技能的培養
教師需要把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進一步加強初中學生聽寫方面的能力訓練,夯實基礎。打好基礎,應包括口語和書面語兩方面。為此,要求學生要切實掌握英語的語音、語調和拼讀技巧;掌握基本句型和習語;掌握基本語法知識和一定量詞匯及其用法;掌握詞的變化規律和一般構成規律;掌握閱讀技巧以形成語言能力和言語能力。打好基礎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會說幾句裝配好的現成的套話這樣一個簡單概念上。英漢兩種語言不是“同族同宗”語言,有各自的發生發展過程,有各自的特點。兩種語言在語音、語法、詞匯三方面相差甚遠,兩種語言的形態、結構有很大差異。這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難點多,形成語言能力和言語能力的困難多。所以,為了打好學習基礎,對初中學生來說,必須學好英語的語言結構,這樣才能夠形成組詞成句組句成篇的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二)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閱讀、聽說技巧。功能交際法走過了一段彎路之后,語法教學又重新受到重視,而語法確實正在獲得某種程度的回歸。教師講解語言規劃并不是語言教學的目的,只是為言語操練服務。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交際,這是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講語法僅僅是服務于打好基礎。所以講解要適當,時間占用要少,講練結合,講中有練,練中有講,邊講邊練邊鞏固。一些極為簡單的規則甚至可以不講,讓學生在言語操練中自己去發現語法規則的奧秘,在言語操練中內化語言規則。語言的結構形式是語言功能的載體。學習語言的結構形式,是學生學英語運用英語的重要條件,掌握了語言的結構形式,才具有生成句子的能力,才能進行有效的言語交際。不掌握語言結構的言語操練是在低層次上簡單的言語重復,是盲目的操練。學生只學會一點裝配好了的現成套句,勢必會導致學生形成鸚鵡學舌式的語言學習模式,學一句會一句,學兩句會兩句,甚至學生自己說出來的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三)充分利用電教資源
教學資源的利用程度很大方面也會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初中英語課堂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開放式教學,教師應該把學生的興趣和語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教學中多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聲音、圖片、動畫,設法把所要教授的課文內容組織成一個小故事,那樣會更吸引學生。還有上課時應該面帶微笑,給學生足夠的親和力,這樣學生即使回答錯了也會覺得今天這節課上開口回答問題了,有了進步。
(四)從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搞好德育教育
德是為人處世的基礎,德育教育是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語教材中,德育教育素材點較多,內容也較廣泛,我們應在具體的教學中很好的灌輸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會動態、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集體、關心國家、關愛家庭、關注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習慣和道德修養。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課堂的趣味性,注重情境的呈現,接近學生的生活。在注意課堂教學形式的同時,不能丟掉教材,教學活動形式要與教材內容相關,為教學目標服務,不能盲目地為活動而活動,而且形式需要多而不亂,注重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才能有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真正掌握語言知識和靈活運用語言技能。
參考文獻
[1]王麗青.“賞析”“替換”“評判”“拓展”——初中英語依托教材閱讀篇章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6):3.
[2]施超.辯論式科學課堂激蕩起“批判性思維”的火花——基于傳統探究課堂與辯論式探究課堂的教學比較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6):1.
[3]李曉嵐.探究互聯網+教育課堂,培養批判性思維人才——實踐“習本課堂”的探究,打造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特色[J].魅力中國,2019(3).
[4]范崇德.借力網絡課堂促進農村教育優質資源共享——“互聯網+教育”走進農村小規模學校初中英語課堂的實踐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8.
[5]張杰.借力“互聯網+”提高教學效率——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與實踐[J].新作文:教研,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