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秀萍
摘 要:為適應互聯網迅猛發展態勢,幼兒園應與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同時傳遞先進、正確的教育思想,不斷提高幼兒教育水平,進一步合力促進幼兒健全、快樂成長。
關鍵詞:貧困縣區;家園共育;互聯網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多元,同時還進一步豐富了教育模式,讓家長習慣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家園共育拓寬了渠道。雖然貧困縣區人們的生活狀況和經濟能力并不高,但是現在手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手機是現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人手中幾乎都有一部手機。幼兒園不斷拓寬家園共育的模式與途徑,借助多元手段進行交流合作,這就需要更為便利、快捷以及無阻隔的信息傳遞工具,在這樣的迫切需求之下,利用手機設置微信群或者微信公眾號,使得家長獲得有效的教育資源,方便及時進行交流,同時還對幼兒園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言獻策,達到相互溝通,信息傳遞及時、快速,育兒質量逐漸提升的目的。
一、當前貧困縣區幼兒園存在家園共育的問題
1.貧困縣區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幼兒園已經對自己的幼兒進行了良好的教育,就不需要在家中進行教育。尤其是一些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家庭,育兒觀念更是淡薄,有些家長與幼兒園進行主動協同的意愿并不強。
2.由于貧困縣區幼兒家庭的家庭成員年齡、文化知識等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一部分家庭有心配合幼兒園的教育,但卻力所不逮,缺乏協同教育的能力,其指導教育能力不足,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也不了解,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
3.在傳統教育模式中,家長的教育實際上處于一種從屬地位,家長完全是按照教師的分配、指揮配合工作。同時,作為貧困縣區的家庭所獲得的教育信息非常有限,幼兒園與家庭教育關系不對等,而且溝通上也存在諸多問題。有些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度也比較低,有時候還會引發教師與家長的矛盾。
二、貧困縣區家園共育溝通模式途徑探究
在“互聯網+”這一大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訂閱號、釘釘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緊密聯系,讓家長隨時掌握幼兒的在園情況,進行科學育兒,比如在微信訂閱號中通過推動科學教育理念的宣傳,不斷讓家長的認識更為明確。貧困地區家庭受到地理環境比較閉塞等客觀原因的限制,家長無法獲得幼兒園更多的信息,通過瀏覽微信訂閱號,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幼兒園辦園的理念與目標、幼兒的活動以及一些方針政策。利用信息手段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接受教育的狀態,同時還能看到幼兒在幼兒園中的一些精彩表現,從而讓家長對幼兒有新的了解,對幼兒給予更多的鼓勵。如此也能提升家長育兒的質量,家長和幼兒園一起達成教育目標,共同促進對幼兒的教育。
1.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借助微信訂閱號進一步動員家長關注這一訂閱號中的內容,從所推送的各種專業幼兒教育理念中,進一步引導家長與自己之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進行對比,看是不是走進了教育的誤區,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學會教育的技巧與方法。
抓住熱點事件,提升育兒質量。面對當前發生的一些社會熱點事件,通過引導幼兒進行畫畫、閱讀、做一些親子游戲,進一步緩解幼兒的焦慮情緒。在特殊的情況下,充分運用家庭教育以及幼兒園所傳遞的科學育兒方式共同應對這些事件,不斷增進親子關系,讓家園共育更有實效。
2.教師與家長互動頻次提高。以微信訂閱號為媒介不斷實現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切實打破地域界限,實現教師與家長的及時溝通交流。教師可借助微信平臺等進一步為家長推送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各種各樣的表現,有助于家長發現幼兒的真實情況,通過信息的互通,進一步讓家長與教師圍繞孩子存在的一些問題,或者想要發表的見解,通過文字、視頻、語音等方式進行互動,就幼兒教育進行深入探索。而創設的家長群更使得大家互相分享幼兒經驗,互相取長補短,從而不斷提升家園共育的質量。
3.經常更新與完善訂閱號發布內容。通過在訂閱號中設置一些經典問題索引以及回顧功能,進一步使得家長可以隨時結合育兒存在的問題翻閱、查找、搜索,不斷提高教育能力。教師在訂閱號中推送提升個人專業能力的教育理念,從而讓家長了解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哪些。在“家長須知”功能區中告訴家長具體的科學育兒方式,或者分享一些優秀的文章,也可以上傳專家講座視頻,幫助家長不斷提升育兒能力。
總之,對于貧困縣區幼兒園實現家園共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本文則是利用“互聯網+”下的信息手段,進一步打造家園共育的理念,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幼兒教育不斷地開拓創新。
參考文獻:
陳念念.淺談家園共育策略對幼兒教育發展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貧困縣區幼兒園多途徑開展‘家園共育的探索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10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