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琴
摘 要:對孩子而言,快樂是他們最大的需求,只有輕松和快樂的學習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幼兒園數學活動中,采用快樂學習的支持策略,使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得到和諧統一發展,幼兒能“活學”“樂學”,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變得生動而有趣,從而達到教育所預設的目標。
關鍵詞:快樂;和諧化;趣味化;直觀化;多樣化
快樂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積極情緒,對幼兒的生活意義尤為重要,它能增強幼兒的自信,使幼兒樂觀向上,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教育改革要求教學既注重培養孩子的基本技能,又注重發展他們的個性,使教與學成為快樂的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定位于“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我將快樂學習的支持策略運用到幼兒園數學活動中,使抽象的學習變得形象生動,充滿樂趣。
我從以下四個方面談談數學活動中如何讓幼兒快樂學習。
一、師生關系和諧化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孩子能在數學活動中愉快地學習。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過程是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要把幼兒當成平等、獨立的個體,理解并尊重每一個孩子,運用一定的教育藝術與技巧。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們要特別關注,消除幼兒對教師的害怕心理,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激起幼兒對教師的親切感和依賴感,使師生在教與學中產生和諧的共鳴,最大限度發揮幼兒學習的潛能。如班上有個叫樂樂的小朋友對學習數學不夠自信,不敢舉手發言。有一次在數學搶答活動中,他用手勢做出一個答案。我立即表揚了他:“樂樂答得對,掌聲送給他。”“樂樂又答對了。”就這樣,整個活動過程中,他積極投入,回答問題的聲音也變得響亮了。第二天入園時,他媽媽對我說,孩子回家特別興奮,不停地說老師表揚他聰明。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確實如此。即使老師的表揚摻了“水分”,言過其實一些,但把握好尺度,也沒什么不可。在老師的鼓勵下,幼兒變得自信,產生愉悅的情感,會對數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趣味化
幼兒思維的特點是形象具體,而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別強,如果只是呆板地學習,就顯得枯燥乏味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所選教學內容不僅要符合幼兒現有知識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幼兒在實際操作體驗中感知、理解數學的內涵,積極愉快地學習。游戲化的教學內容不僅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而且能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有利于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如玩游戲“開心超市”時,老師以顧客的身份進入游戲,向“服務員”咨詢:“我想買毛巾,生活用品在哪里?”讓“服務員”知道貨物要分類擺放。“顧客”又說:“毛巾多少錢一條?我想買10條。”讓“服務員”知道貨物的價格,還要提前統計貨物數量。最后,“顧客”付了款,買賣成交。老師以“顧客”的身份將分類、點數、比較、運算等數學知識巧妙地運用在游戲之中,讓幼兒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見,教學內容趣味化,能營造輕松的環境,激活幼兒的思維,讓幼兒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手段直觀化
幼兒學數學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他們需要借助各種直觀的材料,形成感性認識,逐步抽象、概括出數學的概念。因此,教師要提供充分的材料讓幼兒感知、操作,讓幼兒在多感官參與的活動中激發思維,培養想象力與創造力,體驗成功的快樂。直觀化的教學手段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提供的操作材料要體現從易到難的過程。如在《蓋房子》數學活動中,要求幼兒認識序數1~6。第一次操作,感知房子的間數,按圖紙為小動物蓋平房,根據間數送小動物回家。第二次操作,感知房子的層數,按圖紙為小動物蓋樓房,根據層數送小動物回家。第三次操作,鞏固對房子層與間關系的認識,按圖紙為小動物蓋大樓房,根據層數和間數送小動物回家。在這樣直觀的操作學習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幼兒對生活中數學的興趣,而且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鞏固練習多樣化
鞏固練習是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體現,是教師獲得反饋信息的過程,多樣化的鞏固練習可使幼兒獲得的知識更加牢固。幼兒的發展是有個體差異的,在操作鞏固環節,教師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所提供的材料要盡可能適應每一個幼兒,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讓能力弱的幼兒“吃飽”,能力強的幼兒“吃好”,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知識水平幼兒學習的要求,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如在“小刺猬的項鏈”數學活動中,教師提供多樣的操作材料,對不同知識水平的幼兒有不同的要求,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能力相對弱的幼兒按一種規律圖示穿項鏈;能力一般的幼兒選擇按兩種規律圖示穿項鏈;能力強的幼兒選擇三種及以上規律圖示穿項鏈,有的幼兒甚至能自主創造規律穿項鏈。材料的階段性特征,為幼兒在最近發展區之間搭設了一個“梯子”,使每位幼兒的自信心都得到培養,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總之,快樂學習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設疑激趣使幼兒愿意學;引導參與,使幼兒主動學;注重實際,讓幼兒創新地學。將快樂學習的支持策略貫穿于幼兒園數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讓幼兒在體驗學習中尋找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技能,滿懷信心、進取向上,享受和諧的學習課堂!
參考文獻:
張慧和.學前兒童數學教育[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