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贇曦
摘 要:幼兒園足球課程屬于體育類課程,足球課程游戲化的實現需要幼兒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解,足球課程游戲化不是把幼兒園所有的足球活動都變為游戲,而是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確保游戲活動時間,同時又能夠把游戲的模式、游戲的理念滲透到課程實施的各類活動中,讓課程更加生動、豐富、有趣、有效,從而讓幼兒獲得更多新的體驗。課程游戲化要以更加有利于幼兒成長、能夠吸引幼兒專注地投入活動、激發和提升他們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為目標。
關鍵詞: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課程游戲化
幼兒健康地發展,需要體育類課程的大力支持。幼兒園足球課程即:為了實現培養3—6歲幼兒的足球運動興趣,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目的,在幼兒園開展以足球為載體的各種活動之總和。在幼兒園發展足球繼而陸續出現了推廣足球運動的策略和方法,備受人們的關注,同時在幼兒智力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開展游戲化的足球課程,有助于幼兒對足球的了解,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幼兒的天性是好玩好動,他們對足球類活動感興趣,在幼兒園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化課程有益于讓幼兒早點接觸足球活動,有利于幼兒在后期教育更好地發展。
一、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的含義與取向
課程實施是指把一項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如我們的足球課程,被實施的課程計劃是新的,而新的課程計劃又蘊含對原有課程的一種變革,課程實施就是力圖在實踐中實現這種變革。與這種變革相關的是課程實施取向,可以把我們足球課程實施的取向比喻為一場真實的足球賽:課程計劃是這場球賽的方案,是賽前由教練和球員一起探討制訂的;課程實施則是球賽進行的過程,盡管球員要貫徹事先制訂好的戰術方案,但完成這項方案的具體細節主要由場上的球員來處理,即球員要根據場上的具體情況隨時做出調整。所以我們在足球課程實施中選擇的是課程實施的相互適應取向[1]。教師對課程方案積極的、理智的改造是課程實施成功的基本保證。
二、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的前提
(一)課程內容的明確理解
目前,很多幼兒園開展的自主性游戲也好,游戲與課程改革也好,都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幼兒太“自主”、教師“零干預”。例如,近年來很多盲目模仿安吉游戲的幼兒園游戲活動,就是放孩子出去一頓瞎玩。不是說這樣的游戲活動一無是處,而是它對幼兒的成長和經驗獲取沒有太大的幫助。我們開展足球課程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幼兒的身體素質得到加強,傳統意義上,身體素質一般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身體素質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在那些自主游戲活動中某些身體機能比較弱的幼兒主觀上就先避開了很多鍛煉自己薄弱部分的游戲項目,在這種混齡打通自主性游戲模式下,不少游戲點的教師只是象征性地拍拍照片,而忘記了游戲活動的組織要點:準備階段、觀察階段和參與階段,教師在每一階段工作中的合理性是幼兒游戲活動順利進行的保證[2]。
(二)科學、積極的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并不是單純預備某些物品或者簡單參考一些活動的形式,我們拿幼兒核心力量鍛煉作為一個案例:要真正理解核心訓練,我們必須要了解相關功能解剖學的知識,腹肌本身就是穩定肌,而不是運動肌。我們可以回憶,有多少運動項目或體育活動包含軀干的前屈和伸展?沒有,無論是足球運動還是其他運動項目要求的是核心穩定和髖關節旋轉。功能解剖學的相關知識已經證明核心肌群的主要目的是阻止運動。我們將訓練的重心專注在核心的穩定性和髖關節的活動能力,而不是自相矛盾地要同時培養核心的活動幅度與核心的穩定性。所以我們放棄傳統的拉伸和動態熱身練習(例如,坐姿軀干旋轉拉伸,動態屈腿軀干旋轉、蝎子式)而選用更具功能性意義的抗伸展、抗側屈、抗旋轉的核心訓練。所以,我們要準備的不僅是活動實際需要的物品,而且對活動的設計和指向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要有專業性和針對性。
三、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的途徑
幼兒園課程是通過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各類活動實施的,前面我已經提到過,課程游戲化不是把幼兒園所有的活動都變為游戲,對于足球課程來說也一樣,并不是只著力于開展足球活動而忽視其他,而要把足球課程的理念和精髓滲透到各類可以相關聯的活動中。
(一)單元主題活動的內涵
傳統意義上所謂的單元主題活動,就是在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內,圍繞事先選擇的主題組織教育活動。改變活動過分強調學科自身知識體系,割裂學科之間聯系的弊端,是第三次幼兒園課程改革中,單元主題活動提出的一個重要歷史背景和出發點,這同時也構成了單元主題活動的基本特點,即圍繞某一主題,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將各種學習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3]。相比一般的課程,足球課程的特殊性在于它雖然是體育類課程,但在本質上還是屬于幼兒早期教育,也是為了促進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全面和諧發展。所以我們的單元主題活動就是包含以足球為主題載體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活動。
(二)單元主題活動的設計
1.環境創設支持
實施幼兒園足球課程,需要先將足球運動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進而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足球活動的快樂,逐步培養幼兒對足球的興趣,從而主動對足球運動進行探索。園區和班級環境中,我們投放了足球運動相關材料,如足球、小型射門玩具、標桿、圓盤等,進一步加強幼兒與足球玩具的接觸。另一方面在閱讀區增添關于足球運動的繪本,如《我愛足球》《一天中的足球場》等各類足球元素讀物,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幼兒。通過一系列的材料支持,幼兒對足球的興趣明顯上升,并通過各類讀物逐漸對足球運動基本規則有一定的了解。
2.區域活動自主玩
讓幼兒自主選擇同伴、環境,成為游戲的主人,感受足球的魅力。選擇幼兒園里比較廣闊的活動空間,設置寬敞的運動區域,在區域內放置足球、自制球門等多種材料;利用晨間談話等時間給幼兒講一些簡單的足球規則,在這基礎上讓幼兒到區域玩耍和自我探索。經過觀察,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主探索的活動一般有三類:對抗類、競賽類及其他游戲相結合類。
(1)對抗類
這種游戲一般會選擇幾個同伴進行分組比賽,由于每個學期班級間都會有一些聯賽,還有平時的經驗積累,幼兒對分組比賽這種形式并不陌生。我們在每個場地都有不同顏色的對抗服背心,幼兒會自行拿對抗服來分組,選擇自己最親密的伙伴,一起商量制訂這次比賽的游戲規則,甚至還有裁判和啦啦隊。規則也是五花八門:不傳球的隊員要黃牌警告、守門員可以隨時換人、射門只能用左腳等。
(2)競賽類
幼兒選擇足球運動技能進行自主游戲,往往是自行創設一定的游戲情境,用平時學到的足球運動技能比賽輸贏。射門、繞桿、盤帶、爭搶等都是他們喜歡選擇的。比如超級點球游戲,幼兒會在球門外白線上自由找點進行射門比賽,方式也有很多種,有時是比誰的守門員功夫強,有時是比誰射門進球多。這個簡單的游戲就已經很好地將足球的射門技術動作和防守基本動作融入進來,并且是幼兒自行創設的情境,有非常高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3)其他類
一些相對比較文靜的幼兒還是不太敢上場進行比賽和對抗游戲,他們更喜歡把足球元素跟平時玩的其他游戲相結合。比如畫足球場做棋盤、足球轉播解說員、玩具模型和玩具足球趣味比賽等,這些活動雖然用不到足球技術動作和大量體力支出,但是將足球規則和理念融入其中,也在其他領域增長了經驗和能力。
3.具體活動游戲化
課程所需掌握的經驗和能力對教師來說經過培訓和學習都能比較好地掌握,但是對于幼兒這個主角來說,他們所需要獲得的不只是能力與經驗的提升,還需要游戲的形式來獲得心理上各種體驗的感受。游戲活動是指充分滿足幼兒玩的需要的活動。游戲的特征可以分為:表情特征、動作特征、角色扮演特征、言語特征和材料特征[4]。我們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必須盡可能把那些鍛煉的內容設計到活動的游戲中,根據不同年齡層次幼兒的認知、心理、生理、身體狀況,研發以激發興趣為主要目的,幼兒動作技能發展規律為參考(根據《丹佛訓練手冊》)通過一些具有功能性的動作模式,在游戲的活動里以科學正確的動作特征,強化幼兒走、跑、平衡等動作模式,提升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調等全面身體素質。
(三)家園合力共攜手
課程實施中幼兒對足球的熱情與積極性,單純通過幼兒園活動是無法滿足其需求的,因此要進一步實現課堂內容覆蓋生活,切實做好幼兒園足球活動的延伸工作,通過網絡進一步落實翻轉教學的開展,從而提高日常足球活動開展的持續性,實現活動效果覆蓋生活的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在家長助教等互動活動中,挑選出各班級的“足球老爸”,他們會通過家長微信群等線上渠道定期分享自己與孩子的足球小游戲,帶動其他家長與幼兒觀看、學習和線下相約,以翻轉課堂的形式促進幼兒利用生活碎片時間加深對足球運動的認知與接觸,在足球活動開展的基礎上鞏固家園共育的效果。條件允許的家庭還可以建立親子打卡,教師鼓勵在生活中與家長練習足球技巧,既能提高親子間的互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識與運動習慣。
四、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思考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之后教育部隨即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在國家層面上提出了足球進校園的具體實施。遺憾的是,《方案》和《意見》里沒有考慮到幼兒園環境和幼兒年齡的特殊性而針對幼兒園足球提出具體的指導,幼兒園足球課程的實施只能是幼兒園在大的指導方針下自行摸索前進,這對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和發展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作為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我園近年來致力于幼兒園足球課程實施與發展,圍繞“幸福童年,個性成長”的辦園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建設幼兒園足球特色文化,普及足球基礎知識和技能,把足球作為立德樹人的載體,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使之成為幼兒獲得終身受益的運動方式;同時積極參加區級、市級足球賽事,完善培養足球教育人才的新體系,努力改變“懂體育的不懂幼教,懂幼教的不懂體育”的現象。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李生蘭.比較學前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馮曉霞.幼兒園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