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梅
摘?要:新課標改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還應該更多地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并且需要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相結合。語文教學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所以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合理有效地運用讀寫模式,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升每個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閱讀教學和知識教學有著不一樣的本質,閱讀教學更多的是一種能力的培養,而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培養閱讀能力能夠有效地促進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雖然從表面看起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并沒有什么明顯的聯系,但是它們之間卻可以相互促進,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讀寫結合
一、 引言
在新課標的改革要求下,每個教師都需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有足夠的重視,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但是大部分教師在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下,還是會以傳授知識為重點,關注學生的成績提升,學生們只能被動去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少,甚至產生厭學等情緒。教師的教學策略還是以“題海戰術”為主,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會逐漸失去對于學習的興趣,也沒有小學生該有的活潑,學習知識的時候死氣沉沉,學生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應對考試的學習機器,失去了學生本該在學習過程中該有的天性,也無法將讀寫能力有效結合起來。教師的不重視也導致了教師對于小學語文讀寫能力結合的理解并不夠深入,所以無法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讀寫結合的能力有效地運用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將讀寫能力相結合,幫助學生進步,通過合理引導,讓學生能夠對于小學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小學閱讀的能力。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小學生年齡都比較小,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不夠,閱讀和寫作都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而小學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小學生的學習有著基礎性的作用,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培養,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十分有利。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都會注重學生理解文本的大意和中心思想,但是并不會關注每篇文章中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和句式結構,從而學生在后續的寫作之中并沒有合理的表達方式。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學習小學語文的基礎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影響到學生的眼界,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全,見識也比較廣,在一些問題上有著自己不一樣的理解,這樣的學生眼睛里都有著光和無窮的求知欲。閱讀作為輸入信息的過程,寫作就是輸出信息的過程,寫作能力的好壞會表達出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但是這一點是由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深度來決定的,所以寫作能力的培養前需要先培養好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不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未將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相結合,研究發現,雖然閱讀和寫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但是也有著藕斷絲連的聯系,因為重視閱讀教學,小學生就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文章中的內容,如果重視寫作教學,就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讀寫的教學模式可以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理解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最重要的是,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發揮“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作用,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小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且讀寫結合是一種融合起來的教學模式,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能夠相互支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等。教師需要在運用“讀寫結合”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爭取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促進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
首先,教師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引導者,如果還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思維,那么讀寫能力無法進行有效的結合,根據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對于“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理解并不夠深刻。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由于理解不夠,所以對于教學目標的設計不夠合理。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雖然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定的重視,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的教學模式太過于簡單,只教學了表面,學生卻沒有通過閱讀有效地掌握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所以對于之后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學生雖然能夠通過閱讀簡單去了解閱讀內容,但是卻沒有合適的方法去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利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二)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閱讀內容較為單一
而在小學語文的課本中,閱讀材料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教師需要多找一些課外閱讀的材料,教師在選材的時候也需要進行更多的關注,因為有些閱讀的材料比較松散,與教學的內容沒有太大的關系,而有些閱讀材料會比較枯燥,小學生無法對這些閱讀材料提起興趣,從而影響到了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應該采用與教學內容有關并且比較有趣的閱讀材料,從而落實讀寫能力的結合。在新課標的改革要求影響下,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將讀寫能力相結合,但是部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又會忽略對于小學語文教材的合理運用。雖然小學語文教材內的內容有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教材內的內容比較有代表性,教師就需要對教材有足夠的重視和利用,根據教材內的內容去選擇與教材相關的閱讀材料,再將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讀寫兩個方面去要求與培養學生。
(三)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在大多數的教學中,教師依舊會把學生的成績作為最終的目標,并不在意學習的過程,就算會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學目標還是沒有改變,所以就無法落實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大部分教師覺得這種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成績并沒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沒有將其定為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無法發揮出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