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宥先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落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已受到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而對于單簧管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而言,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及實踐能力更為重要。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讓單簧管的課程教學活動滿足當代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以及時代發展的需求是重中之重,也是課程改革實踐應當解決的問題。只有做好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才能推動我國單簧管藝術的發展,培養更多單簧管相關的優秀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研究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社會背景的前提下,提出在改革實踐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相關實踐策略。
關鍵詞: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如今單簧管樂器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學習者日益增多,社會對單簧管表演人員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單簧管表演者要具備更高的專業素質。因此,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單簧管的課程教學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革,以此推動藝術的發展,讓單簧管課程教學更具合理性和時代性。
一、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的社會背景
(一)單簧管課程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必要舉措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教學過程越來越注重引導性。而對于單簧管的教學過程來說,同樣也需要引導學生長期學習。在單簧管的課程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感知力和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更要培養學生包括專業素質在內的綜合素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在單簧管相關藝術領域的專業化能力。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擁有專業的、優秀的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以專業、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因此,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是滿足其專業化發展的必要舉措。
(二)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
作為起源于古希臘的樂器,單簧管在國外的發展相較于國內更加久遠,無論是單簧管的教學方法還是單簧管表演者的專業技巧都要更加先進。在當今多元化的時代,我國的音樂發展也需要借鑒國外的優秀音樂元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動國內音樂事業的發展。開展單簧管相關的教育活動,可以為社會培養更多音樂人才。但就國內的現狀來看,我國單簧管教學事業的開展,還未取得較為良好的效果。在近年的單簧管國際比賽中,我國鮮少取得優秀成績。因此,為了滿足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單簧管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活動勢在必行。只有科學地開展改革實踐活動,單簧管教學工作才能取得更顯著的成果。
(三)契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改革要跟隨時代的腳步進行,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也要充分契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只有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在教學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而只有做到不斷創新,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深化改革,優化教學工作。在如今社會要求學生全面性發展的背景下,單簧管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教學實踐策略。只有全面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品德素養,契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才能保證教學工作長遠地開展。
二、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要求
(一)明確培養目標,壯大師資力量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完善教學過程的基礎,而對于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而言,只有明確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進步。在我國的眾多藝術類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都有設置單簧管專業,但其培養目標卻模糊不清。首先,教師在選擇課程教學模式前并未對本校學生的特點及專業特點進行分析調查,忽略了學生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直接采用其他院校的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的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其次,在多數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未給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使得學生經過長期的學習并未獲得專業能力和專業素質的明確提升。而在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教育者要確立明確的培養目標,提升學生單簧管演奏、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能力。除了培養目標的明確在教學改革實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之外,壯大單簧管教學領域的師資力量也是值得注意的事項。目前我國缺少專業能力較強、演奏技術高超的單簧管教師,這直接影響到學生整體音樂素養的提高以及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開展。因此,為了讓改革實踐活動更加順利地開展,必須加大單簧管師資力量的培養力度,壯大師資力量。
(二)注重教學實踐方法的科學性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要在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必須注重教學實踐方法的科學性。要做好改革實踐,教師應提前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及培養計劃,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專業素養,讓他們有充分的實踐機會,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加快推進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活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既符合了當下時代的要求,也是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目標之一。在國外的單簧管教學中,教學工作者既要追求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也重視對學生演奏單簧管時的情感的培養。而國內的單簧管課程教學大多只是專注于對學生專業演奏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在演奏中投入情感的培養。這種情感的投入不僅需要學生充分了解演奏曲目背后的故事,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藝術涵養以及閱歷、綜合修養,而這些都離不開長期的綜合素質培養。因此,在單簧管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中,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策略
(一)完善教學改革制度,創新課程教學形式
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學觀念、解放思想,創建課程教學改革環境。其次要認真、科學地完善教學改革的制度,如相關的激勵制度、獎罰制度等。只有以先進、科學的改革制度進行實踐,才能保證學生遵循相關機制學習,使改革實踐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創新課程教學形式也是改革實踐中不可缺少的一項任務。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應該將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和引導性的教學,開發多種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課程,并配合一定的實踐活動進行。只有以創新課程教學形式的實踐方法進行改革,才能彰顯改革的本意以及深化改革的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與綜合素質。
(二)加強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盡管我國單簧管教學大多設有培養基礎能力的課程,但仍需加強與改進。在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不應僅僅停留在專業技巧的學習上,而更應該鞏固學生單簧管理論知識,對單簧管音樂作品的內在感情與精神底蘊進行分析,提高學生分析作品、融情于樂的基礎藝術修養,并加強多方面的內容學習,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更加精準地演奏作品。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就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教師應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采用多種方法與學生進行交流,進而增強學生對作品的感受。第二,幫助學生打造開闊的學習視野,在學生獲得專業技能和充分理解作品之后,通過多個優秀作品來啟發學生的音樂感知力,讓學生在欣賞優秀作品的同時開闊音樂視野,提升音樂素養。
(三)結合時代特征,幫助學生開展藝術實踐
音樂作品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往往與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分不開,而教師在單簧管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活動中更要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結合時代特征,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及思維,培養學生的創作和創新能力。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利用新媒體等,采用創新性的課程開展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另外,幫助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在改革實踐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開展多樣的實踐活動,如單簧管演奏會、單簧管比賽等,讓學生在開闊視野、提升音樂素養的同時獲得全面性的發展。
總之,在單簧管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中,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音樂素養,讓學生獲得更加開闊的藝術視野。同時,教學者也應該充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開展多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雖然近年來我國單簧管教學事業所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并不多,但只要科學、積極地完成改革實踐工作,吸取國外優秀的教學經驗,單簧管教學取得的成效一定會大大提高,我國單簧管藝術的發展也會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苗笛.促進教學改革培養音樂人才[J].山西教育(教學版),2016(3):46-47.
[2]何佩隆.從單簧管比賽角度談高校單簧管教學改革[J].陜西教育(高教),2018(4):21-22.
[3]王培.淺議如何在單簧管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J].歲月(下半月),2012(7):115.
[4]邸曉嫣.我們的單簧管教學到底缺什么:對兩屆北京國際單簧管比賽結果的反思[J].樂府新聲,2015(2):221-223.
[5]朱迪.淺析中國單簧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J].音樂時空,2015(16):89.
作者單位: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