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慎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要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述中。而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對于他們日后的整個學習生涯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問題導學教學模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所關注和運用,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會為學生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提升以及習慣的培養,幫助學生全面成長。文章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分析,探究了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與方案,希望能夠給一線數學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淘汰,社會上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結合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手段,為學生設計更加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以此來提升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在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有效地實現新課程改革下對數學教學的要求,這種教學模式現在被廣泛地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成了一種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但是,當前很多小學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時,仍然存在著問題,因此,文章結合教學經驗,對問題導學教學展開分析,希望能夠為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二、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介紹
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指的就是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為學生創建一些相關主題的問題。學生在問題的基礎上展開分析,通過不斷探索、思考、總結、歸納,并依托實際情況,最終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幫助學生獲得綜合的提升。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問題意識,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技能,還能夠幫助教師拓展自身的教學素養,通過問題的發現與問題的創建,養成更加完善的問題意識,促進專業素養的提升。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實現數學教學的改革,對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將以往教師為主的課堂轉變為學生為主的課堂,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思考和探索。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加適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能夠有效地滿足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的要求,不斷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幫助小學數學教學獲得更加長遠地發展。
三、 小學數學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基于問題導學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成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模式。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重視,充分意識問題導學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與性格,思考如何將其運用到實際課堂中。文章結合教學經驗,從以下幾點展開分析,提出對應的問題導學教學方案,希望能夠為一線教師提供教學參考,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依據一些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為學生創建和某一個學習主題所相關的情境和氛圍,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展開學習,通過情境下的學習來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探索知識,提升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情境教學法已經成了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們紛紛開始借鑒情境教學法,并將其運用到實際課堂中,為教學帶來了有力的幫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創建一定的情境,借助情境教學法來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年齡比較小,性格相對較為活躍,在課上的思維也比較跳躍,容易出現走神等問題。這樣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的質量,教師必須要思考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一節課都保持高度的參與。而情境教學法便能夠有效改善該教學問題。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會借助一些問題,為學生創建一些情境,讓學生代入自己的情感,積極地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學習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的《圓》時,教師便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來為學生開展問題導學,以此提升本章節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與圓有關的知識。在課上,教師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建情境。教師通過多媒體的圖片,為學生展示了幾個與圓有關的物體,如鐘表、太陽、車輪胎等,學生通過這些趣味的圖片,立刻調動了學習的欲望。之后教師再創建問題情境,提出:“同學們,你們剛才看了這么多圖片,其實它們都是一個統一的圖形,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在教師問出問題之后,學生立刻燃起了好奇心,結合以往學習過的知識,嘗試著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有的學生通過翻閱教材,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并積極地回答教師“圓形”,教師很快地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接著教師繼續提問學生:“很棒,這個就是圓形!同學們,你們還知道生活中有什么圓形嗎?能夠舉出幾個例子嗎?”于是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學生立刻開始思考生活中的圓形圖案,并且積極地舉手回答教師的問題,有很多學生給出了很棒的答案,如紐扣、硬幣、棒棒糖、風車等,教師也給予學生肯定,學生從此次問題學習中,獲得了一定的成長和收獲。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教師借助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有效地幫助學生探索關于圓形的更多知識,激發起學生學習圓形的興趣,讓整節課的教學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選擇生活化內容,組織學生實際操作演練
數學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同時,不能忽略了數學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教師如果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不僅會讓數學教學變得十分枯燥和乏味,還會讓學生無法理解知識的邏輯與內容,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逐漸下降。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有效改善該問題。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授數學知識的時候,會結合小學生生活中一些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這樣學生能夠代入到生活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并且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日后在生活中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能夠懂得如何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們設計教學問題的時候,也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生活化教學與問題導學教學的融合,來提升課堂的真實性、生動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參與欲望,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升,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