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輝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應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一個優質且高效的化學課堂,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對于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喜歡上化學學習。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質課堂;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化學是初中階段一門必不可少的重要學科,但是對于很多初中生而言,化學是一門比較難學又比較枯燥的課程。究其原因是因為在傳統的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教師都只是照本宣科地對學生進行教材知識內容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十分的耗時間,另一方面會使學生久而久之對化學這門課程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十分不利于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發展。在全新的教學時代之下,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化學課堂教學的優化與完善,打造高效且優質的化學教學課堂,給予學生一個全新的化學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化學水平和化學能力,最終促進學生化學素養的形成。
二、 精心地進行課前準備
在全新的教學時代背景之下,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是有思想、有能力、有個性的學生。所以化學教師在教學之前一定要做好精心的課前準備,“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只有在上課前做好十足的準備,才能夠在課堂上胸有成竹地去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積極地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地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知識探究者,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化學課堂才會更加的優質、有效,師生雙方也才能夠在課堂當中獲得進步與發展。
三、 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
只有為學生合理地去設計教學活動,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課堂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講解環節、演示實驗環節、學生的探究實驗環節、學生的學習交流與討論環節等。初中化學課堂上很容易出現以下幾種現象:①課堂教學活動過于隨意。師生之間因為某一問題糾纏不清,而導致主要教學內容沒有完成。②化學教師對于化學教材的理解把握不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盲目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③化學教師沒有提前去準備化學實驗器材,導致課上的實驗失敗或者是實驗現象十分不明顯。這些現象都導致了低效課堂的發生,所以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應當在教學之前,根據所要教授的內容、教學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興趣愛好、化學學習水平等,為學生合理地、科學地去設計教學活動,保證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環環相扣。從新課程教學理念出發,把握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需求,最終為學生打造優質的化學課堂。
四、 設計實驗性的課堂教學活動
化學是一門由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說實驗也是化學學習的基礎之一。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在這個階段當中為學生展開實驗教學,主要是激發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知識的了解。而實驗則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地去了解化學知識,給予學生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實驗教學活動當中,無論是教師的演示性實驗,還是由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學生都能夠被迅速吸引注意力,并且在實驗活動當中通過仔細觀察、對比、分析、思考、討論,了解了什么是化學。通過實驗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去掌握相關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內容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化學這門課程的探究欲望與學習的熱情。最終使學生在觀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反思評價的全過程當中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化學學習方式。
例如,人教版九年級下冊《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章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各種金屬與氧氣之間所發生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的順序。所以在進行這一章節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圍繞教學的目標為學生精心的去設計實驗教學。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化學學習水平、化學學習興趣等多方面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且為每一個小組提供一個鐵制品、一個鋁制品、一個銅制品和一個鎂制品,以及若干砂紙,要求學生將這些鐵制品、鋁制品、銅制品和鎂制品用砂紙反復擦亮,擦好后將其暴露于空氣當中,并引導學生仔細地去觀察和記錄所發生的實驗現象。這個教學環節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當學生在這一實驗環節當中得出一個最基礎的結論之后,接下來化學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進行實驗的第二步。實驗的步驟是拿出四個有少量水的氧氣瓶,并且將燒紅的鐵絲、燒紅的銅絲、燃燒著的沾鋁粉的棉球放入氧氣瓶當中,鎂條則直接在空氣中進行加熱,引導學生仔細地去觀察實驗現象。這一實驗環節能夠使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觀察,學習到相關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內容,有效地激發出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為實驗的第二個環節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這個環節可以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進行仔細地觀察和分析。通過實驗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比能力、歸納能力,最終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五、 分層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化學這門學科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初中生的思維發展又呈現出了很大的不均衡性,所以即使是同一個班的學生在學習同一個化學知識點和化學內容時,也會出現很大的偏差,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之間巨大的學習差異性。學生的差異性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物,但是這種差異性對于化學的優質課堂、高效課堂來說又是一種矛盾。
比如說初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展開教學時,自身化學知識儲備比較強,對于化學這門課程具有濃烈的學習興趣的學生,很容易就能夠掌握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那么剩下的時間對于這部分來說就是低效的。而對于理解能力、消化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跟不上教師的節奏,教師常常已經講解完一個知識點或者是一個內容,他們還是一知半解,所以說課堂教學活動對于這部分學生也是低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