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瓊
摘 要:生物學學科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教學改革不斷更新升級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形式在高中生物學課程中得到了應用和推廣,所有高中生物學教師也根據自己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新的教學方式的嘗試。導學案教學方式是眾多新型教學方式中最受教師和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這種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從本質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優化和提升,這也是所有高中生物學教師需要研究的議題。文章通過闡述導學案的含義和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了導學案教學方式在高中生物學課堂中應用的現狀,從而提出導學案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路徑。
關鍵詞:導學案;高中生物學;教學方式;高效課堂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怎樣能夠充分地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知識的更好吸收,成了高中生物學教師當下最為關注的要點。通過教學實踐效果來看,導學案能夠高效的幫助學生實現這個目的,是架設在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效的溝通橋梁,能夠讓學生以探知的心態產生對生物學學科的興趣,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增加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能夠讓學習氛圍更加的濃厚。
二、 導學案的含義及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導學案的核心教學思維就是教師設計有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流程的活動方案指導學生主動地學習,從而實現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優化發展的效果。導學案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根本,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創新學習,學會合作學習的終極目標,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導學案的教學過程一般分為四個環節: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堂小結——課后拓展。課前預習的目標是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對自己不知道的領域產生疑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課堂探究是讓學生在課堂中以體驗的形式來體會知識帶來的樂趣,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課后拓展是把學習到的知識深度的記憶,成為知識儲備中的必要組成部分。
(一)導學案教學方式實現了學生從聽覺學習到動覺學習的轉變
在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方式中,學生聽課主要依靠聽覺,通過耳朵的聆聽實現與大腦的互相配合,所有書本里面的信息都是在語言的體系中學習的。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中,雖然教師仍然是知識的傳播者,但是整個課堂是圍繞著學生活動而展開的,學生在課堂中不僅用到了耳朵,還需要學生以說、練等形式來對知識進行研究和交流,把原來靜態的學習方式變成了動態的方式,這樣的生物學課堂變得特別的活躍,所有的感官都會參與到知識的接受中來。
(二)導學案教學方式實現了從敘述式教學到問題教學的轉變
傳統生物學教學是一條邏輯線的設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像是講故事一樣,需要根據知識的邏輯關系進行過程的推演,然后講清楚整個生物學知識中內部構架和外部之間的聯系,給學生講清楚整個體系的來龍去脈,所有的知識是一個邏輯跟著一個邏輯逐步展開的。在導學案的教學體系下,邏輯思維固然重要,但是以問題來帶動學習會實現更好的效果,在生物學課堂中老師拋出一個與本節課相關的核心問題,圍繞著這個問題來進行生物學實驗的情景創設,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讓學生感受到本節課不僅僅學習到了專業的生物學的知識,還有親身的體驗,解決了該知識點的核心問題。
(三)導學案教學方式實現了從結論性學習到過程性學習的轉變
結論性教學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最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甚至有些生物學教師告訴學生“你只需要把這個結論記住了就行了,具體是怎樣一個過程你知道了還增加你的負擔”,這種教師也不是不負責任,但他們的教學心態就是告訴學生所有過程中的彎路都別走了,只要分數提高了就行了,學生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一定是稚嫩的,學習效率也一定不會很高。但是在導學案的教學理念中注重的就是學習的過程和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只有經過了課前預習——自主探索——課中互動——課后反思的教學流程才是讓學生真正的學會了基礎的生物學知識,這種學習過程獲得的知識是在腦子里面生根發芽的。
(四)導學案教學方式實現了以師本教學轉向生本教學的轉化
在傳統的生物學課堂中,一般都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主體,教材是教學的主要媒介,教師的角色主要是教材的解讀者和詮釋者,教師就是根據教材向學生傳遞知識。導學案的教學形式是圍繞著學生展開的,學生的合作、研究是在導學案的核心理念下完成的,人與人的互動成了課堂的主旋律,真正實行了生本教學。
三、 導學案教學方式在高中生物學課堂中應用的現狀分析
(一)導學案編寫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分析
在目前高中生物學教學導學案編寫的過程中會經常出現編寫形式單一、內容錯誤的情況,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很多生物學教師已經對導學案的編寫有了一定的認知,也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一套適合的模板,但是這些套用的模板在使用的過程中屬于機械式的編寫,沒有真正地體現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最終目標,而且高中生物學是一門對學生理性思維要求很高的學科,那些基本的生物學理論主要是希望在學生心中形成好的思維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生物學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需要打破原有模式的束縛,尤其是將重點內容習題化,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打造合適的導學案體系成了所有高中生物學教師的重要議題。
(二)導學案教學在使用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分析
有些學校雖然在編寫導學案的過程中十分的用心,但是在真正實施的階段也存在著一些弊端,接下來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來進行分析。
課前:有些生物學教師并沒有完全的掌握學生對新課程的預習情況,這樣就會在導學階段出現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脫軌的情況,在接下來的重要課程講授環節,教師和學生的配合出現問題,那么教學的效果一定也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標準。
課中:導學案教學課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按照年齡階段來進行分析,年紀較大教師的教學經驗很豐富,而就是因為多年的教學經驗很多老教師出現了全憑經驗教學、教而不導的問題。而年輕教師對導學案的依賴程度很大,與老教師相反可能會出現導而不教的現象。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問題都會讓導學案的教育價值大大的損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