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仁武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教育;農村教師;教育困境
農村小學教育是農村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農村辦學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農村小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教育部門需要提升對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對農村小學的投入力度。
(一)生源不足
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這導致我國小學適齡學生的人數急速下降,加之農村地區缺少經濟發展機會,部分農村人口為了謀生前往城市生活,而部分適齡兒童也跟隨其父母前往城鎮生活,這無疑加劇了我國農村生源不足的情況。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小學生大多選擇在鎮級小學上學,而村級小學人數非常少,在這樣的趨勢下,部分村級小學取消了小學高年級辦學,甚至少數村級小學由于生源過少直接關閉。
(二)教師數量較少
教師數量少也是農村小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問題,盡管政府部門在為農村小學制定編制時,結合了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給予了農村小學恰當數量的編制,但由于病假、孕假以及調動等緣故,大多數農村小學面臨著教師人數不足的問題,不得不聘請代教老師。
(三)教師結構不合理
教師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小學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大多數農村小學,特別是村級小學教師的年齡大多在40歲以上,這主要是農村小學辦學條件對于年輕教師缺乏吸引力;二是農村小學教師男女結構不合理,在農村小學中除了體育教師以男性為主之外,其他科目的教師人數均以女教師居多。
(四)現代化教學設備資源浪費嚴重
近年來,教育部門對于農村小學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對農村小學現代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較大,然而由于農村小學中教師年齡偏大,他們不具備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因此在大多數農村小學現代化教育基礎設施幾乎處于閑置狀態,現代化教學設備資源浪費嚴重。
(一)城鎮化發展加速
隨著城鎮化建設加速,加上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部分農村人口經過打拼已經在城市購買商品房,加之城市教育資源更為優越,這部分農村人口的子女大多選擇在城市就讀,不僅如此,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部分城鄉之間有便利的公共交通設施服務,為追求更好的教育資源,部分農村小學生也選擇城市小學就讀。
(二)農村學校規模小
由于農村小學辦學規模小,且辦學條件落后,難以吸引到優秀的教師前往農村工作,因此教師人數偏少,且教師結構設置不合理,特別是音樂、體育、美術等不納入升學考試的科目缺乏專業的教師,這些科目的老師大多由主科目教師兼任。
(三)農村教師薪資待遇低
理論上城鄉教師的薪資水平是同等的,然而實際上城鄉教師的薪資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異。一方面,城市教師的宿舍環境、教學環境以及福利待遇優于農村教師;另一方面,城市教師擁有農村教師所不具備的人脈關系,從社會地位而言,一定程度上城市教師要高于農村教師,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農村教師大多希望通過考試選拔調動到城區。
(四)現代化教學設備資源浪費嚴重
現代化教學設備浪費嚴重主要是處于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現代化教育基礎設施在安裝完畢后缺乏必要的調試與管理,導致現代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流于形式,根本無法應用到教學中去;另一方面,大部分農村小學教師的年齡較大,沒有接觸過現代化教學設備,加之習慣于黑板填鴨式教學模式,缺乏學習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動力,因此農村小學中鮮少有教師具備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和動力。
(一)增強農村小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城市化進程加速,農村學生涌入城市就讀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學校要想具備一定的吸引性,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必須提升自己的辦學條件和水平。為此,農村小學應該裁撤和關閉部分基礎設施較差且師資力量薄弱的小學辦學地點,集中力量建設中心小學,通過提升中心小學的規模和實力來增強對農村學生的吸引力。
(二)提升農村教師的薪資待遇水平
為了吸引優秀教師前往農村教學,為農村教師特別是偏遠地區的教師提供恰當的補貼是必要的,這雖然不能夠完全解決農村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但能夠確保農村小學教師人數在合理范圍內。除此之外,農村小學還需要加強教師宿舍建設,避免家庭與學校距離過遠的教師疲于奔波,無法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良好的住宿環境也是一種隱性福利,能夠解決部分單身教師的住宿難題。
(三)提升農村教育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效率
為增強農村教育現代化設備使用效率。一方面要加強對現代化設備進行管理,確保現代化設備能夠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強老教師對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重視程度,增強其使用現代化設備教學的動力。同時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對老教師進行培訓,幫助其掌握使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技巧,使其能夠在日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等設備進行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與課堂內容的豐富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