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開放性,幫助學生克服在理論知識吸收上的困難,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生活背景,挖掘教學實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活躍學生思維;通過小組合作,鍛煉學習能力;借助漫畫引用,優(yōu)化知識教學,從而有效提高政治課程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0-0036-02
引 言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很重要的教學內容,這是學生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維能力,快速理解和吸收課本知識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并給予學生更多具有實效性的學法指導,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在理論知識吸收上的困難,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1]。
一、立足生活,挖掘教學實例
進入高中階段后,政治課程的學習難度逐漸加大,尤其是在學習哲學類知識時,很多學生會出現理解認知上的障礙。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況,優(yōu)化與革新教學方法。為了讓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直觀,教師可以在剖析、解讀一些哲學概念或哲學思維時給學生列舉有代表性的范例[2]。在實例的列舉上,教師要立足生活,探尋那些學生熟悉并且能夠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的范例[3]。這樣的例證可以更好地說明問題,快速消除學生理解認知上的障礙,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一課時,如果教師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學生雖然能夠記住,但是不能理解。久而久之,這種枯燥的教學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認為,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fā)展著的物質世界,發(fā)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為了更好地解讀這一觀點,教師可以列舉具備生活化色彩的實例,為學生的理解提供參照,如手機的更新換代等,從而使學生對抽象觀念有更好的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有效提升學科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活躍學生思維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問題作為教學向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在對問題的分析解決中逐漸理解知識要點,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設計和提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找到合適的教學側重點。問題既要和教學主題緊密關聯,輔助理論知識分析,又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間,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和發(fā)展。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提問教學的輔助效果,既訓練學生的思維,又讓學生通過解題吸收、掌握知識,實現多元課程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一課時,如果教師按照教材內容直接講解唯物辯證法,學生不僅難以理解,還會產生心理負擔。因此,教師不妨轉變教學思維,引入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核心知識。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生活化問題情境:“我們用鉛筆書寫,鉛筆的主要制作材料之一是木材,大量制造和使用鉛筆似乎和保護樹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觀念相違背。我們既然要保護樹木,為什么又要砍樹做鉛筆呢?”這樣矛盾的現實問題能夠快速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在,人們大多用什么筆?”讓學生了解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世界事物都是雙面的,不是非黑即白。由此,學生可以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開端,不僅讓學生快速理解了學習內容和主題,還建立了學生基本的學習印象,可以為后續(xù)教師對知識點的分析解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通過小組合作鍛煉學生學習能力
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生也可以小組方式交流討論各種復雜問題,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觀點,逐漸深入探析問題。這些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政治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發(fā)展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fā),開展各種趣味化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并且借助活動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收獲與啟示。
例如,在教學“求索真理的歷程”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喜歡明星對不對”的話題,首先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就這個問題展開分析解讀,并且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學生對這個話題明顯很感興趣,也會產生較為明顯的意見分歧。對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認為“喜歡明星是對的”,另一組相反,由學生自行選擇,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驗證自身觀點的正確性,再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辯論。這樣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究空間,并且讓學生的各種想法和觀點得到充分碰撞,不僅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并且在對知識點進行分析解讀時靈活融入這個討論話題,不僅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還能有效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學科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四、借助漫畫,優(yōu)化知識教學
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探索、采用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漫畫這種趣味化的輔助資料,分析解讀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思維,消除學生的學習認知障礙。在學習哲學知識時,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極為重要,這能夠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哲學知識。教師可以將漫畫素材引入課堂,學生對漫畫很感興趣,并且可以快速領會漫畫所表達的內涵,明確漫畫要揭示的主題。有了這種素材作為知識解讀的依托,學生理解知識會更加迅速,從而提升認知能力,進而實現多元課堂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一課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了一幅漫畫:有兩個人在制作一張長條凳,兩人面向相反的方向,分別拿著一只凳腳往凳子上安裝,但是一個人向上裝凳腳,另一個人向下裝凳腳。學生看了都覺得很有趣,并且議論紛紛,有的學生開始翻閱教材查看相關的哲學知識。一幅簡單直觀的漫畫作品不但快速抓住了學生的眼球,讓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而且很好地闡釋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成為學生理解知識點的重要學習依托。這樣的教學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知識教學實效,還啟發(fā)了學生思維,構建了高效教學課堂。
結 語
總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活躍學生思維,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開放性。這對于學生理解和吸收重難點知識,提高政治課程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幫助,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譚曉冬.旗幟引領改革 創(chuàng)新聚焦素養(yǎng):談多元整合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0):29-30.
陳曉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深度教學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1(14):37-38.
劉琪.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4):55-56.
作者簡介:束林成(1990.1—),男,江蘇射陽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