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刁統山



摘? 要:對大學工科專業課上學生注意力進行調查,針對目前工科專業課學生注意力偏低的問題,對原因進行了分析,結合注意力曲線的規律,從教學方法、課程設計、課堂管理等幾方面入手,提出了解決方案。三年來實施方案前后學生在專業課上注意力情況的數據對比表明:文章提出的改進后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學習成績。
關鍵詞:注意力曲線管理;工科專業課;課堂設計;沉浸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0-0085-04
Abstra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attention in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urs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low attention. Combining the law of attention curve, an improving scheme is presented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course design and classroom teaching management. Comparison with three-year data of the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ing the scheme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teaching scheme presented in paper could enhance atten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 in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urses effectively.
Keywords: attention cur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course; course design; teaching method of immersion
注意力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詞匯,它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從第二生命形態學專業術語上解釋,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五大信息通道對客觀事物的關注能力。注意力是記憶力的基礎,記憶力是注意力的結果。也就是說,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就沒有良好的記憶力,良好的記憶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注意力基礎上的。[1]可以說,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很大一部分權重取決于課堂學生注意力的好壞。所以對于教師而言,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是一個永恒的課題。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注意力的高低會隨著外界刺激大小的變化,形成一條倒U形的曲線,如圖1所示。在曲線的中間部分,就是受到的刺激既不是很大又不是很小的時候,注意力就處在最佳的狀態,而這一部分就被稱為注意力專區。[2]
一、傳統教學模式下工科專業課學生注意力情況分析
2017年,作者對所在學院的部分工科專業的243名學生進行了專業課堂注意力的網上匿名問卷調查,調查匯總結果如表1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在傳統課堂上,認為自己在90分鐘的課堂上注意力集中能達到60分鐘以上的僅有不到10%,注意力集中在40分鐘以上的不到60%。可見,在9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聽講效果并不好。
作者對原因進行分析,認為工科專業的課程大多專業性較強、難度較大、內容較為抽象,且近年來隨著工科專業寬口徑、重實踐培養的趨勢,教學課時不斷壓縮,導致如果按照傳統方法安排課程,會出現以下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課堂刺激水平低
由于課時被壓縮而很多教學內容并沒有相應作出調整,會出現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的現象,傳統教學方式與學生的互動主要是通過課堂提問、點名等方式來實現,都比較耗費課堂時間,而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壓縮與學生的互動時間,采用以課堂講述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
與中小學不同,大學很多專業課教師更注重課程內容的深度與廣度,而對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重視不夠。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輸出,中間過程缺乏對學生注意力的刺激,造成講臺上教師口若懸河、口干舌燥,講臺下學生昏昏欲睡,所獲甚少的局面。
在課件建設方面,很多專業課教師也重視不夠,形式單一,文字居多,穿插部分圖表公式,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同樣達不到刺激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二)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注意力專區持續時間短
對于自律性、求知欲都很強,對學習抱有濃厚興趣、對未來有明確規劃的學生來說,注意力集中相對比較容易,且在注意力專區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但對大部分普通學生來說,要想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集中,除了教師方面加強外部刺激,也需要學生本身端正學習態度,加強對學習的內驅力,這就需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明白所學內容的意義。這就對課程設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上最好將專業課內容與生產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有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管理手段落后,對學生注意力管理機制不完善
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監督主要是簽到點名、教師肉眼觀察、課堂提問、隨堂小測等方法,耗時費力,效率低下。隨堂小測如果由教師批改,達不到實時的效果,如果由學生自行批改,教師又無法真正了解學生掌握程度。所以,有時會出現學生到課率低,還會出現課上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玩手機或睡覺等現象。而加強監管又需要占用課堂時間,為了少數不自覺的學生耽誤大部分學生的時間,對于本就不多的課時來說又會造成一定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