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敏

摘 要:工學結合是現代職業教育體制下的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工學結合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已經成為中職培養綜合素養高和應用能力較強的人才的必然選擇。在工學結合教學的背景下,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學科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還包括關鍵能力等,是中職辦學的重要特色。因此,必須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學習評價體系,才能更好地促進人才培養。本文探討了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工學結合學習評價體系構建的必要性以及構建思路,其目的在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評價,促進學生的職業能力成長,以實現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員工的有效對接。
關鍵詞:工學結合 中職 汽修專業 學習評價體系 構建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 Repair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Liang Yumin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teaching combined with work and study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 comprehensive literacy and strong application 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combined work and study teaching, students acquire not only subjec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key abilities, whic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n appropriat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to better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learning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major an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Its purpose is to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promote the growth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achiev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ffective docking with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secondary vocational, auto repair specialty,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1 工學結合及其學習評價內涵
工學結合教學是在教學課堂中提供盡可能真實的工作環境,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為基礎,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為目標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以組織和指導為主,引導學生制定系統化工作的學習計劃,提供自主學習和實踐的資源,建立系統化評價反饋,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工學結合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以及構建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基于工學結合教學,學生的學習評價呈現多元化,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也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不再局限于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高,更加注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2 工學結合的中職汽修專業學習評價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以講授為主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教學評價主要由教師來完成,學習評價內容主要以檢驗學生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主,對學生的職業態度、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方面的評價欠缺。評價的形式也比較單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不能準確地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效果。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采用工學結合,教師與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轉變,以學生為中心,開發了工作頁為教材,工作頁涵蓋了學習目標、學習任務描述、學習準備、計劃與實施和評價反饋等內容,課堂上通過任務探究等教學法,教師組織引導學生親身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做到“教、學、做”一體化。因此必須構建全新的學習評價體系,用以反饋學習過程和工作質量。教師應能在評價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學習與管理問題,并及時探索解決途徑;學生從學習評價中更能發現學習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使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挖掘。
3 基于工學結合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
3.1 結合課程的特點,精心設計評價考核方案
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工學結合的學習評價中,應該要結合課程的特點,精心設計評價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包括考核目標、內容、考核方式等項目內容。評價方式應從學生自我、小組團隊以及專業教師等多個角度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深入評價。此外,評價的內容和形式還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思維和能力;在評價內容選擇上,除了對專業相關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評價外,還應包含對一些非專業方面的評價,例如系統化工作思路、學習方法、合作能力、職業認同感、職業道德和安全意識等關鍵能力,學習評價應能更全面地反映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在設計方案時,首先要明確考核目標,以任務的形式進行,任務的設計應當由易入難、以“結構原理認知—拆裝與檢測—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順序發布學習項目,再針對不同學習程度的任務設置不同的內容和考核形式。例如專業能力方面的考核,可以設計為結構原理輸出、系統拆裝與檢測等學習任務考核,一般采用口試、筆試、實訓等形式考核;再如,對一些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等學習任務,應在關鍵能力方面設置考核方案;對于在企業實習的內容,可以采用校企雙方的人才使用標準進行評價。最后設計全面客觀的考核指標,使學生的每一項學習情況都有標準和依據可遵循。
3.2 明確教學目標,量化學習評價指標
在設計考核方案的過程中,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各種學習評價指標進行量化,設置不同的評價主體,分配不同的比例和權重。例如,教師評價占60%,小組評價占25%,個人評價占15%。在評價體系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評價主體所對應的評價側重點應有所不同。教師評價的內容主要偏重于平時課堂表現、工作任務完成質量、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觀能動性、工作責任心、安全意識、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小組評價側重于實際操作能力、團隊分工協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個人對團隊的貢獻等等。個人評價側重于自我反思,如對知識的理解應用程度、分析問題的思路、主觀能動性、安全意識等方面。
以汽修專業課程《汽車制動系統》中“制動液的檢測”這一學習任務的學習評價指標為例。“汽車制動液的檢測與更換”是汽車4S店保養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也是作為維修工日常頻繁接觸的工作內容,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操作技能。課堂上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進行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將教學過程分為明確任務、學習準備、制定計劃、計劃實施、知識拓展和評價反饋6個環節。教學目標是學生能敘述制動液的作用和特性;能夠分析不同類型制動液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制定檢測制動液的工作計劃并規范完成制動液的檢測;能分析制動液對汽車制動性能的影響。通過整個工作任務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并能向客戶解釋定期更換制動液的重要性。教學目標里涵蓋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工作思維、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語言表達、安全操作能方面的內容。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制定的評價指標如下:
評價體系中,各評價主體的指標里都有小組得分和優秀個人得分,學生總成績由小組得分成績+個人優秀得分+自評得分。若小組得分低,小組則需討論是否因為小組合作的問題、小組解決問題能力不足或者是其他原因導致,需在小組反思中進行總結并提出改進措施;對于個人項目得分低,則個人總成績也會較低,個人則需針對各項具體得分情況,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個人主觀能動性、學習方法、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進行反思。通過教師、小組、個人及詳細評價體系的支撐,評價內容豐富、及時、準確,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構建多元基于過程的學習評價體系,多維度評價學習情況,學生因更加關注過程而變得積極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過程性評價的意義,而且幫助他們修正學習方法,有效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3 遵循評價原則,體現學習評價價值
在實施考核評價過程中,第一,遵循能力本位原則。以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角色定位出發,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崗位職責為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具備崗位所需要的實際能力,并根據學生的能力現狀來評價教學效果;第二,突出職業原則。中職的學生畢業以后大多從事的崗位都是一線職工,培養職業精神和職業責任感很重要,在評價過程中,對學生的出勤情況、工作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不容忽視,突出職業,深化學生對職業的認識,提高就業能力;第三,過程并重原則。在工學結合教學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把工作過程同樣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比如在工作與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技術要領、以及工作安全意識形成方案加入到評價體系。同時專業教師與企業加強溝通交流,把企業工作崗位中的工作日記、報告等與學生學習過程有效地整合,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更符合崗位工作的需求,充分體現評價系統的價值。
3.4 根據評價結果反思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提升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的學習效率,必須根據學習評價效果進行教學反思。教師根據學習評價體系中反饋的信息,對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有進一步的了解,優化各種不合理的評價指標和內容,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同時根據學習評價,對學生能力的不足和潛在的學習能力進行開發;學生對照學習評價進行反思總結,有助于提高工作中各種能力,使自己與職業崗位能力相匹配。
4 總結
總而言之,任何一種教學模式,要得到長遠的發展,都離不開健全的評價體系。基于工學結合的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有效推動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完善,適應教育改革時代的發展,滿足了企業高素質人才發展需求,實現了工學結合的預期效果,使中職和企業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文章標注:本論文為廣州市第十八屆特約教研員課題“基于校企合作有效改進中職學生評價模式的研究”(項目編號: GZJYTY2019-285)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源. 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學生過程化鑒定評價體系研究[D]. 2020.
[2]王波,俞潔華. 基于多元化生源的高職學生學業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9(12).
[3]王帆. 中高職專業課程體系銜接評價的構建探索——以3+2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為例[J]. 青年時代, 2019(013):222,228.
[4]王海軍. 基于"任務引領型"教學模式下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評價體系研究[J]. 汽車維護與修理, 2019(22).
[5]李源. 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學生過程化鑒定評價體系研究[D]. 2020.
[6]龍偉.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改革探究[J]. 智庫時代, 2019, (033):P.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