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樂 賈宏昉
【關鍵詞】農學類;實驗課教學;實踐能力
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培養應用型人才,對農學類人才的實踐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農學類核心專業課程通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實驗教學是對理論教學的驗證和應用。農學類實驗課教學應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立足于農學基礎理論,緊密圍繞農學類學科發展需求,結合學科自身特點,通過對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改進,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培養適合本專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一、改善教學實驗實習條件
農學類專業本科生培養,需要經常使用實驗室和試驗地,這就要求必須擁有足夠的和方便的試驗地,因此,改善教學實驗實習條件十分必要。一是重視校內試驗地設施建設,使學生能夠方便及時地觀察實驗進程,全面了解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這些是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和綜合素質培養的必要基礎。比如觀察研究農作物育苗方法改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農作物栽培措施實施效果。作為農科類院校,如果試驗基地在校外,距離太遠,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會受限制。所以,亟須加強校內試驗基地建設。二是加強校外試驗地設施建設,將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建設放在科技推廣的最前沿,突出培養創新思維,實現產學研相結合,進行產業升級,發展智慧農業。三是及時更新實驗室設備。集中學科經費、專業建設經費、教學經費,購置與時俱進的設備儀器,讓學生了解最新的實驗科研創新技術手段。四是開展虛擬仿真實驗室建設,應用信息技術,使本科生的基礎實驗可通過仿真實驗室完成。例如煙草病蟲害的識別,可以通過建立數據庫,形成煙草病蟲害虛擬仿真實驗室,讓學生在虛擬實驗室完成煙草病蟲害的識別和考核。虛擬實驗室的建立避免了農業實驗實習過程中受季節影響的缺點,可以為本科生提供全時段的實驗和實習。
二、不斷更新優化實驗內容
一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在正式實驗前增加模擬實驗,可以加強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此外,趣味性、形象化、多角度地觀察體驗可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二是設計較多的開放性創新性實驗,比如栽培課程,設計不同的煙草育苗實驗,根據土壤、基質、水培等不同育苗方法,讓學生自行查資料,設計肥料用量施肥方法。同時做到室內實驗和室外試驗相結合,實驗涉及育苗全過程,評價因素擴展到設計內容、理論運用、實際操作、作物幼苗質量等多方面綜合參與評價。三是結合課程實驗教學,加入科學家的相關事跡以及愛國主義、奮斗精神、科學精神培養的內容,增強學生的創業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奮斗勇氣。四是保證課程實驗數量。落實實驗課方案,在學期開始就認真安排,加強教學督導,加大落實監督力度,避免出現實驗課只停留在理論學習或者視頻學習,缺少實際操作環節。
三、加強實驗課小班教學的探索和實施
實行小班教學,主要是為了進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針對性,發展學生個性。從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來,如何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了各大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議題。國內一些知名大學效仿國外大學的做法,對小班教學模式進行了嘗試和探索,證明了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小班教學學生人數一般不超過30個。學生人數少,為因材施教提供了便利條件。針對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的不同,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向要靈活變通,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考核目標的設置也可以求同存異,突出表現學生的個人優勢。在發掘學生個人特點上,可采用全員導師制,這有利于導師對學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發現學生的不同之處,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一是可以引導其參加科技創新比賽,鍛煉綜合能力;二是可以安排其在實驗室參與科研課題研究,培養科研能力。
四、改革實驗課程教學評價辦法
一是增加教師實驗教學評價因素,綜合考慮實驗指導書的質量、實驗培養目標的效果、實驗數量質量、實驗時間長短、學生評價教師的效果。二是對學生進行考試和評價時,要有書面的或電子化的材料,口試筆試都可以,多采用實驗產品的質量效果進行評價。項目包括教師觀察評價、考勤、討論,實驗報告分數、試卷考試、操作考試,增加操作考試內容。三是規定學生實驗課時間積分,鼓勵學生參加科研項目測試研究,自主選擇項目研究。
五、重視本科實驗室的管理
一是師資團隊的建設。重視本科實驗室主任的知識更新,提倡教授、博士學歷教師兼任實驗室主任,配備執行主任,提高管理水平。要配備充足的實驗教學教師,提高實驗課輔助教師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加強教育管理,對教學教師要實施分類考核管理,重視出勤和服務過程考核,建設高素質的、穩定的教師隊伍。二是做到實驗課程安排科學化、過程管理信息化。在教學過程管理、儀器種類數量狀態及使用狀況、儀器和實驗室使用預約、儀器安全管理等方面實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實驗設備利用率。三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實驗室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要提高實驗室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須對學生加強實驗規范和安全培訓,使學生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重要藥品的特性、危險品特性和使用規范等;對安全制度認真學習領會,加大落實力度;加強組織建設,認真落實安全責任,配備班級安全員,負責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工作;對危險化學品采購貯藏使用加強監控管理,對易致毒、易致爆危險化學品配備專人管理;教師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實驗室安全。四是關于物資采購及儀器設備維護。教師要負責實驗室物資種類選定,儀器采購要根據目標選擇類型,同時保證參數準確。
總之,農學類專業本科實驗課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課程,因此要保證實驗課教學落實率,增加實驗教學設施,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通過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最終培養出適合本專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鐘蘭.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農學類實驗教學體系構建[J].江西農業,2017(05):133.
[2]周勇,龔志云,田舜.農學類專業遺傳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探索和思考[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08):144-145.
[3]楊麗萍,盧媛,陳翠紅,等.高校實驗課實施小班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9,22(05):126-128.
[4]董旋,呂立堂,彭磊,等.高校實驗室針對本科生開放管理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41):389-390.
[5]程鐵軍,程雅坤,陸謙益,等.基于學生學習成果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3):21-22.
[6]張小惠.創新能力培養與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271-272.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煙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