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麗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應用,為此必須要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推動學生的發展。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初中化學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化學教學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進一步發展要求。
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提升學科核心素養作為立足點,解決化學教學中的問題。基于此,文章對于化學核心素養進行了簡要介紹,主要分析了化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主要作用,并且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提出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過程;教學策略
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核心素養是現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樣,核心素養在化學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化學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發展的關鍵作用,在確保學生掌握更多化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研究能力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一、 化學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習所掌握的能夠為自己今后的發展提供支持,能夠在社會中立足必須要具有的優秀品格以及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有關部門提升要構建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系。化學核心素養作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必不可少的內容,展現出了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于教育的要求。化學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學習擁有的能力以及品性,主要包括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和技巧、學習方式以及價值觀念三個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是非常關鍵的。
二、 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能夠達成立德樹人要求,使學生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能夠為社會作出貢獻。并且從宏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一)充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學習獲得進步。這也就意味著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水平以及人格培養情況等,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確保將學生作為主體,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學生自己將知識內化,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而且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將生活、時代特征以及教學內容相關聯,根據學生的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創建良好的化學教學的課堂,不僅要促進學生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二)使教師所進行的評價更加科學合理
在傳統模式下,教師開展教學,主要是負責將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是課堂中的主體,將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學的唯一標準,部分教師直接將學生的成績作為判斷學生是否優秀的依據,并且家長和學校已將教師獲得的教學成果作為判斷教師水平的依據。在這一情況下,所開展的教學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創新能力、學科核心素養等,所培育出的學生雖然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成績,但是其他方面較為薄弱,無法適應社會工作。在核心素養觀念的引導下,化學教師進行教學很可能會創設相關的情境,學生在真實的情況下展開學習,這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這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夠為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學習之中,認識到化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并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三)為教學方式的創新提供支持
在化學教學中引入核心素養這一觀念之后,教師需要改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思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改變原本所使用的灌輸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材進行分析、解讀,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并有足夠的能力對于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進行應用,提升教學的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于教育心理學相關的內容進行閱讀,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心理問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使學生具有較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比如說,當學生在進行化學討論的過程中和其他同學發生了爭執,甚至是忘記了最初討論化學的目的,矛盾激化,不愿意和同學進行溝通,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出現問題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更好地和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此外,教師還應該對于學生進行引導,調節課堂氛圍。比如說,在進行小組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很可能偏離需要討論的內容,導致教學無法達成預期目標。在這一情況下,教師需要對于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重新回到其主體地位,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化學知識加深印象,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三、 優化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這一觀念的提出,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習的正確方向。為了提升化學核心素養,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對于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調整。
(一)將化學教學和現實生活相聯系
核心素養最為關注的是人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做些什么,也可以理解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解決問題。為此,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其和現實生活相聯系。例如,我們在進行離子鍵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如鹽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等來活躍課堂氛圍,并引入鹽的構成來引入后續的氯化鈉教學,這能夠拉近學生和化學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更加投入地參與到化學學習,提升學生的化學水平。
(二)科學地安排一些較為合適的問題
為了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于傳統的提問方式作出改進。設置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開放程度較高的問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從多個角度對于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運用多種不同方式對于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改變傳統提問模式出現的問題,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此,教師在尚未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之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根據需要教學的內容選擇一些適宜的問題,使學生在解答問題的同時發散自己的思維,推動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比如,在對能源分類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其進行分類,并且要積極鼓勵學生課堂發言,教師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的進行鼓勵,讓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