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林
摘 要:學生閱讀經典文章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見識,讓每位學生可以有更多好的素養積累,可以給他們好的推動力,讓他們能夠在思想中真正地認識到經典文章的重要性。有了思想上的認識,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才能夠有更多的注重點,才可以帶著思想更好地去分析每一篇文章,也能夠汲取文章當中的營養和內涵。在小學語文中,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讓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來進行文章的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技巧,這樣能夠讓他們更好地積極面對語文學習,在之后的學習過程當中也可以直面一些困難,并且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教師要能夠鼓勵學生閱讀經典文章,并且汲取文章中的一些養分,讓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起良好的傳統文化精神,文章將針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展開深刻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問題及對策
一、 引言
在學生進行經典閱讀的時候,會遇到一定的問題。一些經典文章有其有益的地方,但是大多數經典文章的內容都比較枯燥,需要學生能夠去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和寫作情感,學生會對經典文章的閱讀有一定的畏懼心理。所以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緩解畏懼心理,能夠讓每位學生對經典文章的認識變得不一樣,讓他們在思想中真正地意識到經典文章的重要性。在現代的快速生活的過程當中,經典文章可以給小學生帶來很多的意義,并且能夠讓他們學習到更多的寓言和故事。在經典文章當中,有很多的文章和現代詩,還有優美的散文篇章,這些能讓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教師要能夠鼓勵學生將這些文章進行背誦,提高自己的語文修養。教師要能鼓勵學生在經典文章當中學習到與自己相關的知識,并且對自己生活中的問題找出相關的措施進行處理。
二、 小學語文開展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
中華傳統文化有很深刻的文化底蘊,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當中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能夠豐富自己的詞匯。在小學當中展開經典誦讀,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從小就能奠定自己的傳統文化底蘊,更好地學習語文技巧和語文閱讀方式。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也能激發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進行經典語文閱讀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審美,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更好地進入語文學習當中。在經典文學當中,它的音律節奏非常的美麗,能夠朗朗上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審美品位以及想象力。
三、 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
(一)文章誦讀形式過于單調
因為經典文章是值得學生去學習和分析的,所以才要讓學生去閱讀。但是在教師讓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會過于單調地讓學生閱讀,更多地會讓學生先閱讀一遍文章,然后教師帶著學生去分析,最后掌握其中的重點內容并進行記錄。但是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強烈引導下對于文章內容的記憶會有一定的欠缺,因為教師過于強調自己在學生閱讀中的作用,而沒能夠讓學生主動地接受和發現經典文章中的重點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去感受文章中真正有意義的地方。所以教師要豐富文章的閱讀形式,讓他們真正地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真正地徜徉在每一篇經典文章的書海中。單調的講課方式不會讓學生更好地對經典文章當中的意義產生自己的了解,并且教師不會給學生過多地開展相關的教育形式,這樣會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覺得枯燥乏味,不能夠把自己的注意力著重地集中到教師的講課過程當中,對教師所布置的閱讀經典內容,也不會自主獨立地完成。
(二)學生興趣不高
經典文章,正是因為他們有一定的經典性,才是讓學生閱讀的目的。但往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興趣是不高的。小學階段學生比較喜歡充滿興趣的文章,即故事性的文章,所以相比之下,經典文章誦讀就會變得很枯燥與乏味,教師要做的就是改變這樣的現狀,能夠讓學生有興趣地來閱讀,所以教師就需要釋放出經典文章的情感,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每一位學生能夠真正地喜歡上經典文章,了解經典文章的魅力與精華。因為經典文章的內容可能比較復雜和繁多,這使得學生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對經典文章也不能夠擁有足夠的定力去進行閱讀,所以會導致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高,無法增強自己的閱讀量,不能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技巧。
(三)教師的講課方式過于傳統
在小學語文課的閱讀當中,教師給予的閱讀方式過于傳統,并且講課的時候多采用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教學,僅僅讓學生能夠把經典文章當中的一些好詞好句進行記憶,沒有讓他們深刻理解文章當中蘊藏的含義。并且在記憶的過程當中,教師會讓學生進行死記硬背,讓他們不能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文化思想,無法提高自己的審美創造力,不能很好地進行閱讀技巧的學習。教師講課方式過于傳統,會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比較枯燥乏味,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給予的知識,在進行文章閱讀的時候也不能主觀地進行深刻的理解和交流,無法提高本身對于經典文章中的意義理解,浪費了課堂時間,也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
四、 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對策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興趣
對學生興趣方面的現狀,教師要做的就是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感受閱讀的氛圍。烘托出良好的氛圍,積極地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情境的創設總是能很快速地抓住學生心理最敏感的地方,讓他們隨著情境的起伏情感發生波動,高興地來感受文章情感,從而使整堂課的閱讀效率也得到提高。教師要能夠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對于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也應該提上相應的教學日程,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就將信息技術運用得熟練,能給學生展現更全面更多方位的經典誦讀內容。
例如,在閱讀《少年中國說》這一篇經典文章時,《少年中國說》在強調少年的作用,讓每一位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自己應該更努力地去學習,將來可以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也讓學生有強烈的愛國情感。那么教師就可以選取一些經典的片段去突出少年的作用,讓學生也能夠感受到中國少年的偉大。“五四運動”是一段非常好的突出少年作用的歷史,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五四運動”的片段,將這些片段運用多媒體播放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少年的作用,感受到愛國情感的偉大,能夠在內心中升騰出一股強烈的愛國情。有了片段的激發,課堂的氛圍就會得到好的烘托,濃濃的情感就會散發出來,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也可以飽含激情地進行閱讀,這樣學生的興趣也就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