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小學生的道德與法制教育也備受社會的關注,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中國就設置《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小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習慣。不過課堂活動的設計在具有可行性的基礎上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引導小學生真正進入到課堂活動當中,引導學生親自體驗,獲得真實的感受,從而促進學生樂于學習,敢于實踐,這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體驗式;課堂活動
低年級段的小學生還正處于對社會認知的過程當中,他們對外界的事物非常好奇,思維比較活躍,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比較差。所以在進行道德與法制教育的過程當中,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就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無味,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進行課堂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和興趣愛好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式教學,從而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不斷形成。下面就以部編版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內(nèi)容為例,對其體驗式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探究。
一、 采用游戲活動模擬生活場景,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
在新時代新教學理念的背景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當中,并對其進行有效探究和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過教師在教學當中在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同時還要注重課堂活動的趣味性。目前游戲式課堂教學模式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也收到了實質(zhì)性的效果,得到了很多教師的肯定。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引導學生模擬生活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對意識產(chǎn)生認可,讓學生學著遵守規(guī)則。促進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當中進行思考和探究,從而促進學生在對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道德與法治的意識。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內(nèi)容“開開心心上學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擬一些生活場景。比如學生離開家去上學的時候要跟父母道別,到學校的時候要跟同學們問好,上課的時候要跟教師問好,平時在校園當中碰見教師和同學的時候也要問好,放學的時候要跟同學和教師說再見等場景。因為剛?cè)胍荒昙壍膶W生,他們對校園環(huán)境、教師和同學都感覺比較陌生,他們既感覺到好奇又感覺到緊張。所以教師在這些游戲活動教學的時候,要將學生置身于他們最熟悉的生活場景當中,讓他們緊張的情緒得以放松和舒緩。這個時候,相比于教師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來說,生活情景表演對學生來講更容易接受,而且教學效果更顯著。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很快地融入這個大家庭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生活場景當中掌握一定的禮儀知識,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定的感情,進而在教學當中進行有效的互動和合作,這樣也會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
又比如在進行“上學路上”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想一下自己今天在上學路上的所見所聞,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上學過程表演出來。比如自己是怎么上學的?搭乘的什么交通工具?來的途中需不需要過馬路?過馬路時應該怎么做?等一系列內(nèi)容,這樣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而且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明白在生活當中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采用角色扮演進行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生的童年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對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對感興趣的事情他們都有著一種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對現(xiàn)實的生活來說,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循序漸進地進行認知,不斷獲得成長。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結(jié)合課堂內(nèi)容來進行教學模式的選擇。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表現(xiàn)欲望比較強,希望在活動當中能夠突出自己,獲得別人的贊同和肯定。教師就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充分利用,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開相應的課堂活動,這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活動當中主動探究、主動學習。讓學生學會從多個層面來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并明白游戲當中所隱藏的相關道理,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為學生后期學習更深層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拉拉手交朋友”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時候,因為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游戲活動設置的時候,一定要將游戲規(guī)則簡單化。這樣不僅易于學生理解,而且也能達到課堂活動的目的和效果。在進行第一個活動“網(wǎng)到一個新朋友”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魚和漁網(wǎng)的情境,讓一部分學生來扮演魚的角色,讓另外一部分學生來扮演漁網(wǎng)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上臺,讓他們手拉著手組成一個八人組的魚網(wǎng),其他的學生就好比是小魚兒,然后引導小魚兒從漁網(wǎng)穿過。如果哪個小魚在穿漁網(wǎng)的時候被網(wǎng)住了,那就要主動出來做一下自我介紹,比如我叫什么,我今年多大了,我家住哪里,喜歡干什么等。通過這樣的課堂活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突破心理防線在大家面前介紹自己,表達自己,鍛煉學生的社交能力。
在進行本節(jié)內(nèi)容活動二“好友大搜索”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游戲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小剛有很多朋友,而小紅卻沒有朋友。讓小朋友輪流擔任小剛和小紅這兩個角色,體會各個角色心理的變化特征。活動結(jié)束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參與活動的內(nèi)心感受和想法,讓學生思考怎么樣跟別人相處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再進行一定的歸納和總結(jié)。在這個游戲當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進行積極思考,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相處是需要寬容和理解的,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心理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