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秀蓮
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強的學科,對于教師來說,除教給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方法外,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地思考和解決在信息技術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本文從多個方面對自主探究式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旨在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自主探究;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4-0072-02
引 言
所謂自主探究式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從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科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述的內容。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信息技術知識。
一、創設合適情境,引導自主探究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需要創設一些生動有趣、富有互動性和實踐意義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教師通過創設動畫情境、故事情境、對話情境等形式為信息技術課堂營造出富有生機、活力滿滿的教學氛圍,并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能促進初中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水平的提高[1]。
例如,在教學“動靜相宜品古味”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或者從網上下載一些畫面精美、情節生動的古風動畫視頻并形成一個演示文稿,在課堂上播放演示文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加以說明:“將動畫視頻與古詩結合是不是顯得更有意境和韻味呢,同學們肯定很好奇這些栩栩如生的動畫是怎樣做出來的,那么就跟隨老師一起來學習本課的知識吧。”初中生正處在樂于探索世界未知、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階段,會因此產生濃厚的興趣,開始集中精神聆聽教師的講解。另外,初中生對敘事性強的故事的喜愛程度遠大于枯燥無味的說教式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創設故事情境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可以仔細、認真地研讀教材內容,找出適合設置故事的部分,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另外,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要對問題和任務進行優化與明確,給學生留出自主探究、交流的空間與時間,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二、組織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探究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講解為主,較為單一、枯燥,很難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這種傳統落后的教學形式,在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特點和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并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學生自主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在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2]。
例如,在教學“圖表數據更直觀”這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圖表,并以此作為新課的導入。為了使學生更為全面地獲取信息,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大概4~6人,讓各個小組的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使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問題的探究中。各組學生因為其生活經歷、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可能提出很多不同的答案,如氣溫走勢圖、成績單、家里水電燃氣的繳費單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些回答自然而然地引出教學內容:這些看起來很復雜的圖表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可以利用WPS表格這一數據處理軟件來制作出圖表。如此一來,學生更容易理解用WPS表格做出的圖表到底有什么用途,以及圖表到底是什么,同時能自主探究所學的知識,并與現實生活進行很好的聯想和融合。這不但加深了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實踐操作中對信息技術有關知識及技能的了解,使其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實現了思維的互相碰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巧妙設置問題,鼓勵自主思考
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本身就有知識點繁雜、內容分散的特點,學生要想全面掌握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教師如果一味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靠單純的講解很容易限制甚至禁錮學生的思維,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和探究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就能在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和水平[3]。
例如,在教學“文字編輯方法多”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設置一些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進行提問:“語文的作文評講課上,老師從同學們的作文中選出了5篇優秀作文,想把它們打印出來裝訂成冊,以供同學們鑒賞學習,但老師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這5篇作文的字體和字號都不相同,如果在電腦上將每一篇作文逐一打開進行單獨修改會很浪費時間與精力,老師應該怎么做呢?”教師給出了問題的前因后果,并且問題具有指向性,學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將這5篇文章放在同一個文檔中進行統一修改,那么,下一步的問題就是:怎樣將這5篇文章合成一個文檔呢?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查閱教材、交流討論的方式得出了解決方案:首先需要在電腦上打開WPS新建一個文字文檔,并且命名為“XX班優秀作文集”,然后將這5篇作文通過復制、粘貼合并到優秀作文這個文檔中。當然,也可以在打開文檔后選擇“插入文件”。下一步的問題是:現在文章的格式不夠統一、美觀,要想打印裝訂,還需要進行怎樣的編輯和修改呢?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需要對作文中的字體、字號、顏色及段落分布等進行修飾,最后利用分隔符等設置文章段落章節,以方便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