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
摘 要:幾何是初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教師在初中幾何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目的是直觀地呈現抽象的幾何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啟發學生的系統幾何思維,提升幾何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簡要分析了在初中幾何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作用,對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路徑進行深入探究,以期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幾何數學素養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初中數學;平面幾何;思維導圖
構建思維導圖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初中幾何課堂教學中,教師靈活運用思維導圖,將多種知識點聯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思維導圖來思考問題,探索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聯,把握幾何圖形的潛在規律。借助思維導圖開展幾何教學活動,能夠以圖示的形式將知識點側面體現出來,改變以往教師“一方說教”的局面,讓學生能夠根據圖示內容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索,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地位。此外,思維導圖內容一目了然、結構條理清晰,能夠有效降低幾何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對幾何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在初中幾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初中幾何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積極性
在初中幾何知識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來教學,是一種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教師推進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有力手段,對學生學習而言具有促進作用。
一方面,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育部提出了新課程標準,為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提供導向,其中“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等理念成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核心素養。在思維導圖運用的過程中,教師將幾何知識點通過圖示、結構圖等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借助圖示來思考,從中獲取知識。這樣做能夠有效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地位,驅動學生主動探究幾何知識,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在課堂各環節應用思維導圖,能夠適度引導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回憶幾何知識點,揣摩、猜測幾何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思考不同幾何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形成有層次、有條理的學習思路,實現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入思維導圖元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感受與情況自主創建、設計思維導圖,這種全新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主動調動已學知識,串聯各知識點,創建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在梳理知識點時發現自己對幾何知識的掌握還存在不足的地方,積極查漏補缺,及時解決問題;能夠在創建導圖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體驗,感受嘗試與創作的樂趣;還能在建設圖示時充分發揮自身想象力,對基礎導圖結構進行調整與創新,最終得到思維導圖體系,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進一步增強了對幾何知識的學習熱情。
二、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路徑
(一)學習基礎知識,啟發學生幾何思維
在初中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傳遞幾何基礎知識,改善幾何知識抽象性與復雜性的特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索提供平臺。在初中數學教材中可以發現,幾何知識體系中存在大量的概念性知識。這些幾何概念的抽象性較強,學生難以理解,且教師很難借助語言來將幾何概念生動描述出來。鑒于此,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采用圖示結構的方法提煉幾何概念知識。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數學素養及思維能力,設計符合學生情況的幾何概念性知識導圖,將本節課即將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知識儲備相聯系,以此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圖示中隱藏的結合概念,形成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從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目標。
由此可見,在幾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且學生在這一空間中能夠發散思維、自主思考、自主嘗試,最終推導出本節課學習的幾何圖形知識。這種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改善幾何知識抽象性較強的情況,而且能夠讓學生先生成對幾何概念的理解,再對其進行概括與總結,強化了學生對幾何概念的掌握。
(二)構建知識體系,幫助學生系統學習幾何
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的工具,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梳理幾何知識點,形成系統、全面的幾何知識體系。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幾何知識點,其覆蓋范圍較廣,包括幾何圖形、線段、射線、直線、線段的比較、立體幾何圖形等。在教授完全部的幾何知識點之后,教師發現班級一些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較為混亂,出現部分知識點掌握不全的情況。此時教師開展“構建幾何知識的思維導圖結構,體現你的學習思路”的活動,能夠輔助學生系統地梳理知識,夯實學生的幾何知識基礎。
在《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的課時全部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整理‘線‘幾何圖形‘幾何體等方面的知識,自己設計思維導圖”的課堂學習任務。之后,班級學生紛紛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自己對這些知識點的記憶情況,梳理出先后順序,按照自己的喜好對其進行排列,形成個性化的幾何知識思維導圖。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提點學生,比如“點、線、面、體還可以繼續細化嗎”等問題,引導學生不斷細化導圖,最終實現知識點梳理與查漏補缺的目的,進一步體現思維導圖在初中幾何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三)整理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問題解決環節,幫助學生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其形成正確的解題過程。在初中幾何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之后,會組織學生開展問題訓練,即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幾何習題,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分析題目條件,明確題目問題的方向,再解決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幾何問題解決能力。考慮到一些學生存在對抽象的幾何問題理解得不夠透徹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題目構建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梳理思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確定題目的有關概念及所運用的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完成《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的課堂基礎教學之后,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習題:
有兩個正方形,分別為“ABCD”“CEFG”,其中D在CG邊上,H是AF變的中點,BC=1,CE=3,問CH邊長為?
面對這一問題,一些學生無法直接確定問題的本質,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解題方向。此時教師可以提出“根據你的猜想,將題目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體現出來”。學生們通過創作思維導圖,將題目中的各個條件羅列出來,發現這一題目中存在很多特殊角,這些可以作為解題關鍵點。之后,學生根據正方形性質,分別連接AC、CF兩邊,得到∠ACD=∠GCF=45°、∠ACF=90°,再利用勾股定理計算AF,最終得到問題答案。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具有鮮明優勢。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根據人教版教材的幾何知識內容,遵循新課程標準理念,圍繞學生主體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充足的探索與學習空間。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幾何基礎知識教學中,能夠有效啟發學生的幾何思維,提升學生對幾何知識的學習興趣;將其運用于課堂其他環節,能夠進一步輔助學生梳理幾何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明確幾何問題的解決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加深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凸顯思維導圖優勢。
參考文獻
[1]余慶劍.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幾何解答題中的妙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2):8.
[2]揭育林.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0(04):20-21.
[3]李雪松.研究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電子版,2019(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