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禾
摘 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不但不會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感到吃力,而且能夠照顧到各個層次學生的知識學習,從而推動各個層次學生化學學習水平的一同進步。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務必要重視應用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扎實掌握化學知識以及相關的學習方法。基于此,文章以分層教學的意義分析為出發點,而后探討了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化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1-0027-02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注重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讓學生能夠對知識學習產生興趣。筆者在實踐中發現,分層教學法是一條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時,教師可積極應用分層教學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學習與掌握到相關化學知識,以促進我國化學事業的不斷發展。
一、分層教學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我國已邁入信息化時代,而在此背景之下,我國的教育體制也隨之進行了改革,更為強調于學生的綜合性發展[1]。在新課改背景下,不但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至實踐活動之中,以逐漸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而若想實現此教學目標,那么應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則很難實現。在此情況下,教師就要在教學期間應用分層教學模式,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分層教育,如此才能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由于不少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感覺較為困難,所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的參與程度也較低,而導致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學生的化學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等有所差異。在此情況下,若教師對全體學生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為其制定難度相同的學習任務,則會致使學生產生兩極分化的現象,即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會更好,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會更差,這不但不利于學生共同進步,而且會對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針對上述情況,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之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由于教師應用此教學模式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層次,而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習水平。
二、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
(一)學生分層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若想積極應用分層教學法,則應先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2]。第二層次的學生則為學習基礎相對扎實,理解化學知識相對較快的學生。而第三層次的學生則為化學學習基礎扎實,理解新知識非常快的學生。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后,教師應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最為合適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也應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劃分為三部分,如對于第一層次的高中生,教師應將時間控制15分鐘;而對于第二層次的高中生,教師應將時間控制在約20分鐘;余下的時間則針對第三層次的高中生。在此時期,教師應強調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應明確的是,即便第一與第二層次的高中生難以聽懂針對第三層次學生所講述的知識,也無須擔心,這是由于這種教學方式最終所產生的教學效果要更明顯。
(二)備課分層
在將學生分層之后,教師應在備課階段就分層處理化學知識點。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不但要充分了解與掌握化學教學大綱和考點,而且要明晰高中化學教材之中的內容,以便對其實施分層處理,從而準備好各個層次學生的相應上課內容。在此期間,教師須將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作為重要的目標,明確與了解各個層次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天賦”,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在化學課堂之中有收獲[3]。由于化學知識具有較高的難度,因此,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并記住化學知識,教師應盡量深挖化學知識點。
例如,在開展《有機化合物》一課的教學前,教師應先做好備課工作,對備課內容進行分層處理。如針對化學學習水平高的學生,教師不但要讓其理解與掌握關于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方式,而且應幫助其明晰有機化合物分離提純的主要方式原理。而針對學習成績較差、學習水平不足的學生,那教師在備課階段就應強調讓其掌握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分類方式,以便通過上述方式來保證備課的質量,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吸收到一定的化學知識。
(三)課堂分層
在應用分層教學法時,課堂分層可以作為一項重要環節,也因課堂為高中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場所,所以教師務必要重視課堂分層,合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如此才更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之中的參與程度,進而漸漸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水平、化學素養等,使不同層次高中生均能夠在化學課堂之中獲益頗豐。
以課堂分層的主要方式來說,一方面,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之中應包括各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就能夠由第三層次學生帶領第一層次學生共同探討與分析化學知識。這種方式也更能夠提高各個層次學生在化學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以及探討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各個層次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4]。另一方面,教師在向各個小組提問題,為各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之后,就應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小組成員都齊心協力地解決化學問題,完成學習任務。但應明確的是,在此期間,教師應了解學生在小組合作之中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要了解第一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若發現此層次學生未積極投身至小組合作探究之中,或是存在消極的情緒,那么教師應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便使第一層次的學生積極參與至小組合作學習之中,并改善其情緒。而在應用上述方式開展分層教學之后,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彼此幫助、彼此促進,從而實現各個層次學生化學學習水平提高。
例如,在教學“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一化學知識點時,教師應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之中都應有一名高層次的學生,兩名中層次的學生和一名低層次的學生,而后讓各個小組積極投身至合作探究之中,以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了解與掌握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等相關條件會對化學反應速率產生影響,最終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獲得明顯的提升。
(四)練習分層
在結束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之后,為深化學生記憶,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教師還應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受到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影響,教師若為學生布置相同的課后練習作業,不但難以保障各個層次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也會使一部分學生對課后練習產生抵觸情緒,喪失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5]。所以,針對上述情況,對于高中化學教師應積極對課后練習進行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課后練習。這樣才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效完成課后練習,并在練習階段進一步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以持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完成《物質的分類》一課的化學教學后,教師應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針對本節課內容,教師可將作業內容劃分為三個層次,針對化學學習成績較差的高中生,教師要為其布置基礎概念類的練習題。而針對化學學習成績中等的高中生,教師可為這類學生布置實踐性的化學習題,促進其聯系實踐內容和化學知識。而對于化學學習成績較高的高中生而言,在練習題布置方面,教師要布置提高其應用化學知識能力的習題,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進步。
(五)評價分層
高中化學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分層。一方面,在評價學生時,教師應以公平公正的評價態度來對待各個層次的學生,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客觀性評價[6]。另一方面,在評價期間,教師還應利用鼓勵性、砥礪性以及鞭策性的評價語言來對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評價,同時應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判斷對學生應采取哪種評價性的語言。
例如,針對化學學習基礎較薄弱的高中生,教師應明晰這類學生在學習階段的不足之處。若是這類學生的學習態度較差,教師就應對其進行適當的鞭策,讓其反思自身的學習過程,從而以更為認真的學習態度投身至化學課堂之中。而對于課堂表現較好,但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高中生,教師就應多鼓勵這類學生,并將化學學習的技巧與方式再次講述給學生,以便對各個層次的高中生進行有效性評價。如此不但利于提高各個層次高中生的學習質量,也利于實現高中化學教學的目標。
結語
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具備顯著的現實意義,這主要體現在應用分層教學法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化學知識,獲得進步。同時,應用分層教學法也利于培養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黃 莉.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咨詢,2020(41):224.
[2]曹雷剛.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及發展前景[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3):58.
[3]張 普.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化工,2020(4):165-167.
[4]胡聰敏.趣味實驗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20(18):193.
[5]張品一.關于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20(17):139,141.
[6]張梅梅.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6):270.
作者簡介:張 禾(1980— ),女,甘肅臨洮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