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小學科學教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書本知識,同時還要很好地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故而,教師應當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科學游戲融入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論述了當前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并分析了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科學;運用策略
一、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在傳統(tǒng)教學中,科學課常常被老師和學生認為是副科,是不重要的課程,如今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依然很多,學校中的教學工作者和學生也還沒有轉變觀念。在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大都不會真正投入足夠的精力、花費足夠的時間用于這項課程,學生普遍覺得科學課成績的好壞并不影響自己的課業(yè)成績。所以,更多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都會花在語文、數學、英語這樣的“主科”課程中,小學教育中的科學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2.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現(xiàn)階段的小學教育工作中,為了提高學生對科學課的重視,讓科學課真正成為和語文、數學、英語一樣的系統(tǒng)課,教學工作者也在探索科學課的教學方法。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就是老師開展科學課時缺少明確的目標,只是簡單地向學生講解書本上的文字知識,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具體的實踐中來,這就使得科學課這樣的實踐操作課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同時枯燥的書本知識學生也感受不到科學課程的趣味,造成學生更不重視這門課程。
3.教學模式單一
現(xiàn)階段小學教育工作中,科學課的教學方法相對較為單調,由于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老師也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去探索更高效、有趣的教學方法,這也就導致學生感受不到科學課程的趣味,大家對這門課程沒有那么高的興趣,學習起來也不夠主動。另外,老師沒有向學生透徹地講解清楚某些知識,導致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從而也降低了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同時,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結合生動的實踐操作,導致學生的參與度整體不高,這樣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有著較大的副作用。
二、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明確設置游戲教學的目標
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前就要制定好詳細的教學目標,并以目標為教學的工作導向,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都圍繞著教學目標選擇,確保教學目標最終達成。所以,老師在設計教學游戲時也一定要牢記目標導向,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群體來說,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綜合考慮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多設計那些需要學生一起參與、一起操作的游戲,讓學生能在玩的過程中自然吸收某些科學理論知識。在教學內容方面,也要逐漸由簡到難,讓學生更順利地完成各個等級知識的過渡。
2.設計趣味游戲,激發(fā)科學興趣
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老師也要摒棄傳統(tǒng)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提高學生興趣。大多數情況下,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各類科學知識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老師完全可以借著這樣的好奇心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到創(chuàng)新工作中,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對老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設計課堂游戲時除了要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外,還要設計出學生可以自己完成的操作實踐內容。
3.利用游戲互動,提升教學質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老說,在開展科學課程教學工作時,老師一定要增加課堂上的互動頻次,加大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力度,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科學學習中,提高學生對該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這門課程不僅能收獲新的知識,還能收獲更多的快樂。例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合作類的游戲讓學生共同參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還能學到新的科學知識。
例如,在教一年級學生區(qū)分各種形狀時,老師的教學重點是增加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認識到各個形狀的特點,從而區(qū)分出各種形狀的不同。在制定教學方法時,老師可以著重考慮這個年齡段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并選擇這些事物讓孩子們認識、區(qū)分形狀,再結合比賽分類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三、結論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將游戲教學融入其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讓學生在玩中學,這樣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探究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及合作意識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祿書敏.淺談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5):179-180.
[2]段福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5(2):110-111.
作者簡介:鈕曉華(1974—),男,漢族,本科,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科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