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有效的方法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現階段教育廣泛關注的話題.高中數學教師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高中生學習能動性,激活學生學習才智,提高學習效率,使其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鑒于此,本文首先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較低的原因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在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解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高中教師不斷結合教學現狀,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形成對數學的敏感度,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學會數學知識,并能夠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牢牢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教師可以根據現在的教學情況和數學的發展趨勢,改變教學模式,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進而提高高中數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如此,學生可以收獲頗豐.教師可以根據自身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綜合班級學生情況和高中數學的發展趨勢轉換教學模式,從而建立更完備的教學體系.
一、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較低的原因
(一)學生壓力大,學習方法錯誤
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著數學學習方法不對、對于公式只會死記硬背、不會運用到相同題型中的現象,因而導致上課聽不懂,下課不會做的現象,越想學好數學越適得其反,導致自我學習壓力過大,這些壓力制約了其數學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反思總結,找到不同的學習方式,解決學生學習高中數學遇到的問題,減緩學生的學習壓力,有效突破學生的學習障礙,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最大的進步.
(二)高中數學知識量大,難度高
和初中數學相比較,高中數學的知識量和任務量都明顯上升,學生面對的學習任務更加繁重.在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同時,還必須掌握多元化變換的數學知識,使用自己的學習方法簡便快捷地讀懂題目并做出正確解答,這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負擔的,學生很難通過硬學達到全懂并得到好的分數.因此,教師要通過好的數學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快捷的數學學習方法,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有難度的數學知識點,獲得理想的數學成績.
(三)教學方式刻板陳舊
教育是時代的產物,需要跟著時代的發展共同發展.教師要隨著教育的變遷積極探索和應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克服自身對數學的恐懼,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感受數學的魅力,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但當下教師的教案內容過于陳舊,不善于搭建跟進時代的教學體系,因而無法因材施教,自然無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使學生的學習無法得到好的效果.
二、新課程理念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解
首先,高中數學課堂要以學生的發展空間為依托,通過關注學生的發展和表現,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的學習思想為目的,在教學活動中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特色,從而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其次,實現教學有效性要以教師的自身發展為奠基.教師是影響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新課程理念變革的如今,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適當進行自我批評和反思,這是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之一.
最后,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可通過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保證教學有效性,讓方法和策略占主導,使教師掌握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教學評價階段的策略知識,完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高中數學,以此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方法.
三、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探究式課堂教學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以研究探索教學為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師的引導,以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討論為基礎,以所學教材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生活相關的事物為參考物,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探討問題,讓學生表達自身的想法.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分成小組,小組為解決各種問題而進行實驗性活動,將過去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問題中.教育學家認為,學生熟悉一個知識的規律是從具體—抽象—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過程.通過這種教學實驗,學生會快速對數學知識進行了解和認識,比枯燥乏味的學習書本理論知識而得到答案的效果直觀,比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印象更深刻,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適當地運用探索式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對于人教版教材中探究橢圓的定義,就可以讓學生運用適當工具(2個圖釘、1根30厘米長的繩子、1支筆、1塊木板)進行探究.步驟如下:(1)根據班級情況每4~8人為一小組;(2)把木板固定在課桌上,繩子拴在圖釘上,圖釘固定在準備好的木板上;(3)用筆把繩子拉緊,使筆可以在木板上書寫,以固定兩圖釘的中點為中心畫出橢圓圖形.實驗后教師提出相應問題:①橢圓上的點構成的條件是什么?②如果繩長與釘子間的距離一樣,會出現什么狀況?如果繩長比兩個釘子間的距離小,會出現什么狀況?③繩長不變,改變兩個圖釘間的距離,橢圓形狀有什么變化?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
目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改變傳統的“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舊模式.高中數學課每節后都有練習,學生可以先把自己做的練習整理好,然后教師利用投影儀將部分學生的解答過程展示出來.這樣既能解決學生解題時遇到的問題,又能對學生進行評價,有效地完成課堂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合理使用教學課件能增加課堂的容量,減少教師的板書量,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認知立體幾何圖形、文字量較大的應用題、課本中的章節內容總結等,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展示給學生,用最直觀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當然,多媒體課程是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不能全部替代書本上面的內容.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合理地進行設計,一些知識內容的教學還不能由多媒體代替,否則教學有效性會大幅度降低.